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地壇檢票員扮演皇帝 演出半小時跪10次磕頭30個
上午當“皇帝” 下午“變身”檢票員
1988年,齊學恩從北京紅廟化纖機械廠來到地壇公園上班,當時才30歲。1990年,為了宣傳傳統文化,地壇打算搞仿清祭地表演,于是開始從內部員工里面招演員。老齊當年形象好氣質佳,在海選中與另一名選手一同進入決賽,但最后之所以能拿下這個角兒,用老齊的話說,那還得是用心。
這么一用心,齊學恩就在地壇的祭地活動中足足演了27年的乾隆皇帝。雖然演的是皇上,但除了演出時能坐上八抬大轎,其余的事兒還得自己來,像這化妝,從最早的請專人到后來的自己上手,齊師傅化了20多年,儼然已成了老把式。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除了鄭少秋演過皇帝,中國內地壓根就沒有人扮演過皇帝。估計我得是第一個,張鐵林、張國立都在我后頭。”
平時一進公園管理處的大門,工作人員便跟齊學恩打招呼:“哎喲,皇上來了!”
齊學恩跟記者說:“都沒人叫我大名了,連叫小名的都沒有,所有人見著都叫我‘皇上’,家門口的街坊鄰居、公園里的游客見著都叫‘皇上’,把我叫得跟公眾人物明星似的,弄得我說話做事都得特別注意。”
“皇帝”指導“文武百官”站位
正式祭地演出前兩天,齊學恩和150余名演員組成的表演團隊,會在齋宮內,進行最后的準備和彩排工作。他穿上龍袍,不僅要保證自己的演出,還要挨個指點演員們的動作,叮囑演員的站位,帶領“文武百官”完成祭祖、祭地等儀式。
“下指令的人很重要,因為我不說話,所有動作都是根據他所說的話完成。這兩年還比較順利,以前表演時有過大風,吹倒鐵架,他喊跪,我就不小心磕到架子上。”齊學恩說,演員雖然常換,但自己總要和他們保持熟悉。
說起扮演皇帝的囧事,齊學恩能回憶起很多,如龍袍里的褲腰帶松了,褲子差點掉下來;坐在轎子里,遇上熟悉的朋友四哥四哥地叫著……“站在祭臺上,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會被放大,被觀眾看到笑話。只要穿上龍袍,我就得時刻警惕著,包括神情,保持威嚴。”
半小時跪10次磕頭30個
別看演出只是半個小時,細算起來也就是跪10次,磕30個頭的事兒,但為了這個老齊請教了不少專家也學了不少相關的歷史,用他的話說,沒這些東西墊底兒怕鎮不住這身龍袍。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齊學恩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現在手邊兒帶著個徒弟準備接自己的班兒,今年興許就是他最后一年演皇上了”。長年的跪拜,讓老齊的腰和腿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損,今年,他還在膝蓋處戴了兩塊護膝。“但我的身體還很健朗,如果領導允許,我會繼續演出的。”
編輯:梁霄
關鍵詞:地壇 檢票員年皇帝 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