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群眾有更強獲得感和幸福感?“錨定‘富民坐標’,無論是抓改革還是促發展,都要堅持富民導向不動搖、不偏離、不松勁。”在江蘇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期間,江蘇省委書記李強的一番話令委員們備受鼓舞。2月8日,以“聚焦富民”為主題的聯組會議拉開序幕,怎樣加快富民步伐,讓百姓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委員們在聯組會上暢所欲言。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與江蘇城鄉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相比,江蘇的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的短板更需補足。”江蘇省政協委員、儀征市衛計委副主任嚴華在聯組會上第一個發言,并提出轉變基層服務模式,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建議。
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進健康江蘇建設。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推進“健康江蘇”建設: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公平的健康服務。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滌平在聯組會上建議“中醫體檢”十分應景。“中醫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亞健康狀態發展成疾病或重大疾病,或使亞健康狀態恢復正常。建議將‘中醫體檢’列入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廣大民眾醫保年度體檢必備項目。”
醫療,為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教育,為智慧增長添磚加瓦。在2月7日舉行的江蘇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李強強調,教育是民生與發展的問題,要為經濟發展服務,細化富民措施,讓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發展成果,江蘇教育質量要進一步提高。
教育,自然成了本次“聚焦富民”聯組會上的一個熱點。
“有兩位小學生請我在政協會上呼吁,讓學校和家長給他們減負。”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瑯琊路小學校長戚韻東講述了她此次上會的“使命”。“學生跟我說,一到假期全家都奔跑在培訓班的路上,好不容易熬出頭,拿到一張證書,卻發現鄰居小伙伴的證書比我還多,永遠有準備不完的證書。”戚韻東建議,要從提高教師隊伍素質開始,建立健全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制度。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江蘇省本科師范生源基本是來自高考成績前百分之十幾的考生,是這樣的生源承托了師范教育的質量。但現今的情況是,師范生源質量已大大下降,尤其是以培養小學和學前教育師資為主的五年制中師生源,已連續多年淪落為中考成績的后進者。”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書記李洪天一針見血指出江蘇基礎教育現狀,呼吁要提高師范生生源質量,為基礎教育提供更高質量的新師資。
加快富民步伐,不僅要積極回應民生關切,還要突出抓好創業富民,創造更多的“金飯碗”“銀飯碗”。委員們圍繞就業創業提出不少真知灼見。
“江蘇正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積極發展替代能源,已成為支撐江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獻研究所所長陳仁壽提出,要支持有實力的新能源企業引進急需技術,促進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形成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增加“高端就業”。
江蘇省政協委員、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薛馳則建議,通過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帶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朝規模化、集群化、專業化、高端化發展,釋放企業活力,增加新的創業就業契機。
富民是全面小康的“直接體現”,是人民的心聲,群眾的期盼,正如李強在2月5日政協開幕式上所說“富民,是我們最應該干、必須干好的事情”。全會接近尾聲,政協委員們已蓄勢待發,為“富民”干好實事。“這幾天的全會讓我收獲滿滿。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公司將堅持產業升級、擴大就業規模,拓展就業新空間,針對不同人群提供更加穩定更高質量的就業。”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環亞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