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西部農民工返鄉潮調查:60后與90后不再愿出省
2017年春運期間四川省交通運輸部門將發送旅客1.4億人次,同比下降7%,減少客流超千萬人次。這是四川省春運史上首次出現客流量明顯下降,其中原因之一,是外出務工人員減少所致。
2月20日的成都是一個陰天,大年已過,成都地區最大的勞動力市場——成都市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內人潮涌動。
45歲的夏德平已經連續三天來到這里,他望著電子屏幕上不斷更新的招工信息,心里打著算盤。
“要是再沒有好的工作,就回順德去。”夏德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他幾乎是西部“第一代”農民工的典型:17歲跟隨自己家鄉——四川省仁壽縣的打工大軍來到廣東“找活路”,嘗盡艱辛,最終學得修車手藝,如今已帶出徒弟無數。
但隨著年紀增長,夏德平回鄉就業的想法日漸迫切,“落葉歸根,何況家中老父還需贍養”。
與夏德平不同,22歲的陳萍根本沒有想過要去東部沿海務工,“高中畢業又上了幾年技校,在成都找一個工作并不難”。
“60后”與“90后”農民工均不再愿意出省務工,成為目前東部沿海地區技術工人缺乏的因素之一。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從2012年末到2015年末,外出農民工較上年增長比例逐年下降,增長率分別為3.0%、1.7%、1.3%及0.4%。
但與此同時,無論是就近務工或者返鄉創業,西部農民工未來的就業情況并非坦途。
東部沿海不再是打工首選
夏德平有些驕傲的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攤開雙手,常年做汽修,黑色的油跡不再能被洗凈,成為另一種膚色,“別人問我汽車修得怎么樣,我就把手伸過去給他們看。”
夏德平說話的時候總是夾雜著普通話,接近二十年在廣東順德的打工經歷,多少對他有所改變,也影響了他對“好工作”的定義。
對于“好工作”,夏德平用了幾個指標:“工資不少于8000元,包吃住,每周休息一天半”。
工資8000元,這已經低于他在順德的工資,但三天來夏德平總是碰壁。其中原因之一,是隨著大量農民工從沿海返回,人力資源的緊缺度緩解,用工單位有了更多的選擇和議價空間。
來自四川省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目前四川省“缺工”與“招工難”并存,企業用工結構性矛盾依然明顯,求職者對薪酬期望過高、符合崗位要求的應聘者較少,分別占到總體影響因素的45.9%和29.5%。
盡管做好了再回順德的準備,但夏德平仍希望可以在成都找到工作,這幾天他不斷在調低自己的要求,工資“再低一點也可以接受”。
至于選擇回鄉就業的原因,夏德平說,除身體狀況外,年事已高的父親需要贍養也是重要因素——這幾乎是第一代農民工選擇回鄉就業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自己普遍到50歲左右年紀,身體狀況不再能夠承受高強度工作,養老是第一需求,不再追求高工資;第二是父母年事已高,不具備勞動力,需要就近就業,方便贍養老人。
事實上,整個西部地區的農民工正在加速回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貴州省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獲得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底,貴州省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就業90.65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75萬人,增長12.05%。
另外,一個數據也客觀反映了這樣的現象:來自四川省經信委數據顯示,2017年春運期間四川省交通運輸部門將發送旅客1.4億人次,同比下降7%,減少客流超千萬人次。這是四川省春運史上首次出現客流量明顯下降,其中原因之一,是外出務工人員減少所致。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西部農民工 60后 90后 不再愿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