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 中小學相關教材已完成修改
大學教材也在緊急修訂中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這一內容修改,覆蓋大中小學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因此除了中小學教材之外,不少涉及抗戰內容的大學教材,目前也在緊急修訂中。
據北師大出版社高教與職教分社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出版的教材全面落實新提法,已出版的教材在修訂或重印時落實新提法。“目前,大部分已出版的職業教育類教材已完成排查,我們發現《戲劇鑒賞》等7種教材中有涉及抗戰提法,擬在重印時按新提法修訂。”該負責人舉例說,“如《戲劇鑒賞》第12頁,講戲劇的發展階段時說成熟階段(1937-1949),從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這里的1937年,就需要修改。修改后的教材擬秋季新學年進入課堂。
內存
“十四年抗戰”
從“九一八事變”算起
“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是一個時間界定的問題。“八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為止。而如果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上的講話中首段便提到:“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戰史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徐勇認為,雖然海峽兩岸此前都習慣稱之為八年抗戰,但從學術界根據史實的研究成果來看,十四年抗戰的說法更科學,“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就開始抗日戰爭。
文/本報記者 林艷 劉旭
編輯:梁霄
關鍵詞:落實 中小學 教材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