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情結
這是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習近平當年住過的窯洞。(新華社記者 李柯勇 2016年12月24日攝)
當時,延安地區有3萬北京知青,我是第一個當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北京市獎勵給我一輛三輪摩托車,我一看,這車在村里沒什么用,開都開不進去,換個實用的東西吧。后來,開著它到了延安,找到延安農機局。我說,這輛三輪摩托車是北京獎給我的,我想跟你們換幾件農機具。他們聽了很高興,當時那輛摩托車在延安也是很緊俏的,最后換了一輛東方紅52馬力的手扶拖拉機、一臺磨面機、一臺揚場機、一臺碾米機和一個潛水泵,都很實用。
陜西省的第一口沼氣池,是我帶著搞的。1974年1月,《人民日報》刊登了四川一些地方發展沼氣的報道。我剛當大隊黨支部書記,看到報道后就想,四川可以搞,陜北能不能搞?經縣里批準,我與縣里派的其他三個人去四川考察。回來后,我指揮村里幾個石匠鑿石頭建沼氣池。剛開始,一直不產氣,但有水泡往上冒,說明下面有氣。我想是不是堵了啊?就拿鐵釬子去捅,一捅那個糞噴了我一臉,但沼氣出來了,一點就著。我們向上面報喜,地區、縣里都很重視,又組織了一個延安地區沼氣學習團,正式去四川學習。四川省派了兩輛小吉普,帶我們走了七八個縣,一路學過去。后來,沼氣在整個延川推開了,陜西沼氣化現場會就是在延川縣梁家河等村開的。
【在正定搞農村改革探索脫貧路】
1982年春節,我先到正定看了一下,4月份正式過去。到了以后,看到那里大包干還沒有搞起來。1983年,里雙店公社書記提出來,他們那有一片沙灘地,想在那里試試大包干。我和一名縣委副書記都支持他干。結果一年下來:其他地方都是平產,就他那兒是大豐收。一下子全縣的人都說,看來這個路子是可以的,大包干才推行開來。這在河北算是早的。從那時起,我們就投身于農村改革之中。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習近平 扶貧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