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義烏訪“馮姐”:農婦與縣委書記之爭成市場肇始
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開放
馮愛倩走后,謝高華立即派了個工作組,對義烏的農民生活狀況和城里的擺攤者進行調查,還開了多次研討會。
“有一次我也混進去聽了,謝書記很有魄力,說這個市場一定要辦,義烏人民太苦了!如果要處理我,我就回家賣紅薯!”聽到這話,在角落里的馮愛倩偷偷抹眼淚,一顆心也終于放下來了。
果不其然,1982年9月,義烏縣委作出決定:稠城鎮和廿三里鎮兩個小商品市場率先開放,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由此誕生。同年11月,義烏縣政府發出《通告》: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
《通告》一出,整個義烏沸騰了起來,人們奔走相告,甚至放鞭炮慶賀。而市場開放后,義烏的大街小巷擠滿了擺攤的人,攤位一直擺到縣委大院大門口,產品有上千種。
到1983年底,義烏市場攤戶增加到1050個,日均交易人數6000人,3000多種上市商品銷往國內各地。1984年初,義烏抓住時機提出“興商建市”。6年后,義烏小商品市場成交額開始躍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之首,現在更是世界小商品之都。
隨之而來的是,馮愛倩的生意越做越順手,1998年,子女接棒了馮愛倩在市場內的攤位,她則在家安度晚年。
“我和謝書記也成了老朋友,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當年的事情像場夢。”采訪中,77歲的馮愛倩精神矍鑠,說話間滿面紅光,依稀可看出當年“風采”。
編輯:梁霄
關鍵詞:義烏 農婦 縣委書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