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45.5%受訪者因睡眠不佳而長期處亞健康狀態
睡眠淺、早晨醒來過早和難以入睡是最困擾受訪者的睡眠問題
“我已經很久沒有深睡過了。”來自湖北仙桃市的陳潔幾個月前剛生了寶寶,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她每晚都要醒來三四次,檢查孩子是否需要喂奶或更換尿布。“稍有動靜,我立馬就會醒過來”。
“舍友常常被我的鼾聲吵醒。”陳文澤則被打鼾困擾,“不管是出于自身健康考慮,還是為了減少對別人的影響,都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醒得越來越早。”家住北京的60后趙越泉表示,很羨慕那些能睡“大頭覺”的年輕人。“早上5點會準時醒,哪怕依然很累,卻很難再睡著了”。
調查中,睡眠淺(45.8%)、早晨醒來過早(28.5%)和難以入睡(28.1%)是最困擾受訪者的三種睡眠問題。其他睡眠問題依次是:半夜易醒(24.3%)、失眠(23.7%)、嗜睡(16.8%)、打鼾(15.8%)、猝睡癥(6.3%)、磨牙(5.5%)和夢游(5.0%)等。
“工作太忙,就會睡不踏實。”李樊婕坦言,睡眠質量不佳的原因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果第二天有很重要的安排,前一天便往往睡不踏實”。
陳文澤則表示,平時缺乏鍛煉也是影響睡眠質量的一大原因。“在辦公室或教室里,一坐就是一天。即使到了假期,也常常宅在屋子里不愿出門”。
造成睡眠質量不佳的原因有很多。調查中,49.2%的受訪者將原因歸結為工作學習壓力大,43.7%的受訪者是因為作息時間不規律。其他原因還有:生活中遭遇了不愉快的事(37.4%)、平時缺乏運動鍛煉(32.4%)、年齡增長(25.4%)、周圍環境太吵鬧(23.1%)、睡前暴飲暴食(13.8%)和高血壓等疾病帶來的影響(5.3%)。
睡覺前,人們通常有哪些習慣?調查顯示,52.8%的受訪者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34.9%的受訪者會在睡前看電影、電視劇或綜藝節目,32.5%的受訪者喜歡聽音樂,27.0%的受訪者習慣在睡前和別人聊天,23.3%的受訪者常在睡前思考問題,23.1的受訪者有睡前讀書的習慣,還有18.0%和12.7%的受訪者分別會在睡前聽廣播和吃東西。
蔡嚴崇睡前,會用手機播放一些輕音樂,他認為這樣“更有利于睡眠”。
趙越泉的床頭常年擺著一本《紅樓夢》,“躺在床上,隨便翻看幾頁,心很快就會靜下來”。
47.8%受訪者會在白天犯困
“連續熬夜之后,臉上會不停地‘爆痘’。”李樊婕說,“這還只是表面上的問題,熬夜對身體內在的傷害是更嚴重的”。
陳潔則表示,睡眠差讓自己的情緒也變得不穩定。“常常會覺得焦慮不安,也比以前更愛發脾氣了”。
而在陳文澤看來,睡眠不好最大的影響是降低學習效率。“比如很難集中注意力,上課經常不自覺地‘開小差’。”曾經有一次備戰考試,陳文澤連續一周每天只睡4個小時,“即使醒著,腦子也完全轉不動了”。
長期睡眠不佳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影響。本次調查中,47.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會在白天犯困。其他影響還包括:思維遲鈍(46.0%)、心情較差且暴躁易怒(39.9%)、創意靈感匱乏(31.9%)、免疫力降低(30.6%)和工作學習效率降低(25.0%)等。
45. 5%的受訪者會因睡眠不佳而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
要改善睡眠質量,陳文澤希望自己能回歸健康的作息,“該學習的時候就學習,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
趙越泉最近則在加緊鍛煉身體,他表示,白天多做些運動,既能出汗排毒,又能讓“晚上睡得更香”。
要改善睡眠質量,53.3%的受訪者認為要保證睡眠時間,44.5%的受訪者建議平時加強身體鍛煉,43.3%的受訪者建議按時入睡,42.3%的受訪者建議保持好心情。其他建議還有:睡前洗個熱水澡(38.7%),更換更舒適的床上用品(30.0%),睡前不再考慮工作學習的事(27.2%)和適當服用安眠藥物助眠(3.4%)等。
“希望每個人都能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不要透支身體。”李樊婕說,“休息好,才能工作好。”(實習生 崔艷宇)
編輯:梁霄
關鍵詞:受訪者 睡眠 亞健康 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