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北京公共場所難覓“第三衛生間”:75場所僅9處配備
4月1日,北京動物園,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在公共衛生間門口。動物園由于小游客較多,經常會有家長帶孩子上廁所。
北京動物園第三衛生間配備了嬰兒護理臺、嬰兒保護椅、兒童馬桶圈等設施。
出門旅游,年輕的媽媽帶著年齡還小的兒子如廁,應該帶孩子去男廁還是女廁?大多數市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專門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第三衛生間應運而生。但近日,記者隨機探訪不同景區及醫院等公共機構共75組衛生間發現,僅9處配備第三衛生間。大部分第三衛生間仍以無障礙衛生間出現,但仍存在被占用、設備不全等情況。
近日,記者在恭王府出口廣場的衛生間外看到,一位年輕媽媽猶豫再三,還是帶著小男孩進了女廁。但小男孩很快自己跑出來,媽媽則在廁所內喊他。幸好同來的女伴看到,告訴小男孩的媽媽,她已經照看到。這位媽媽告訴記者,他們是來旅游,除了小男孩,同行都是女伴。孩子太小,自己上廁所不放心,只能帶孩子去女廁。如果能有一個單獨的空間,會方便很多。
根據國家旅游局的定義,第三衛生間指在廁所中專門設置的、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衛生間。今年2月4日,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全國廁所革命工作會上曾表示,所有5A級旅游景區都要設置“第三衛生間”。
近日,北京市旅游委也曾發布計劃,今年將新建、改建120座旅游廁所,并將增設第三衛生間、女性廁位和無障礙設施為重點。北京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曾透露,今年,北京將率先在4A和5A級景區增設第三衛生間、無障礙設施和女性廁位。但記者調查體驗發現,在北京各大景區及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仍難覓第三衛生間,所謂的第三衛生間也大多以“無障礙衛生間”的形式出現。
編輯:梁霄
關鍵詞:北京 公共場所 第三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