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衡水中學開分店“得罪”誰了
衡水中學的浙江分校真的火了。4月6日,媒體刊登了《探訪平湖衡中》的報道,位于平湖的衡水一中分校現身。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網民們在就素質教育vs應試教育展開激烈辯論。緊接著,浙江省內媒體蜂擁而至,全國的主流媒體也紛紛跟進。近日,浙江教育廳發聲,旗幟鮮明地表態,質疑平湖衡中提前招生不符合教育廳相關規定。(4月10日錢江晚報)
在民校的市場,大概也是優勝劣汰、成王敗寇的。衡水中學開分店,一石激起千層浪。有說此舉是社會和學生的共同選擇,也有憂慮為“引進衡水模式是浙江素質教育的倒退”。乃至最近,浙江教育部門的官員很不客氣地直言,“他是個應試教育的典型,他眼睛里只有分數沒有人。跟我們浙江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不符合,他們認為是先進,我們認為是落后的,我們浙江不需要。”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厭惡指數簡直爆表。不就是開個分校、不就是招兵買馬,至于“一山不容二虎”成這樣?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還真至于。檢索新聞可知,衡水中學在外地開分校,也不是頭一遭,比如四川、安徽等地,早就敲黑板上課了。只是,浙江是教育大省,亦是高考強省。在這個語境下,你就明白為什么衡水的分校在別省是風平浪靜的,唯獨來了浙江則平地風云。
我們當然不該小人之心地揣測地方學校是不是擔心衡水分校搶了它的政績風頭,我們當然也不好浮想聯翩地猜測教育官員是不是對民校有著森嚴的價值等級歧視——唯一能擺上臺面說道的是,衡水中學和衡水模式固然不是神仙羅漢,但,它真的是你想象中的洪水猛獸嗎?
剛剛還有人編造出假新聞,說清華大學對全國百余所中學進行質量評估,包括衡水中學在內的一些中學被評為“劣質中學”。結果呢,弄得清華大學出來辟謠打臉。今年3月1日,權威媒體報道稱,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組委會籌辦的2017學生提案提交全國政協大會新聞說明會在京召開。6份學生提案中,河北衡水中學模擬政協社團學生提供的提案素材成為一大亮點……林林總總、樁樁件件,衡水中學似乎并不是“傳說中的壞衡水中學”。
我們當然沒必要為一所中學背書,也不是說衡水模式就是國字號的教育正途。就算是給它戴上“應試教育”的帽子,也要明白兩個基本的邏輯:第一,衡水中學能讓家長“路轉粉”,看起來,靠的是考試成績,本質上,則是階層固化的焦慮。今年初,中國教育學會發布了《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說家長在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中的支出規模超8000億元。這個數字可能比較抽象,但它已經接近2015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的兩倍。傾家蕩產把孩子往補習班里送的家長,會討厭衡水模式嗎?第二,素質教育不是牌坊,應試教育也不是妓院。這兩者的關系,更不是魚和熊掌不能得兼。提請關注幾個悖論:當我們痛恨應試教育的時候,卻又拿應試的成績當做評價學校及教師的重要杠桿;當我們鼓呼素質教育的時候,卻又很難說得出自己做了哪些很有素質的教育實踐。那么,冒昧問一句:難道素質教育就是那些窮兇極惡也搞不好成績的應試學校的遮羞布嗎?看看每年寒暑假補課成風的學校,就知道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必有一些一邊罵著衡水中學、一邊又在搜羅衡水真題的荒唐。
違規了,當然該治;違法了,甚至該關。不過,衡水中學和衡水模式,在小成本讓底層家庭向上流動中的杠桿意義,恐怕比那些惡毒的傳說,更讓家長信服。
衡水分校進浙江,不過是來了一尾鲇魚罷了。不是說公道在人心嗎、不是信任群眾眼睛雪亮的嗎——如果衡水分校真的“不瘋魔不成活”,按照不作不死的規律,它也活不了千年萬年長。那么,有些學校或有些部門,究竟又是在怕什么、為什么而代言?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衡水 中學 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