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青網評:攜手相約在青年之聲
這條路,越走越寬。
共青團的力量來源于青年,必須離青年近些,再近些。
當歷史翻頁,當時代擁抱互聯網,打造“互聯網+共青團”時不我待,“青年之聲”應運而生。“青年之聲”讓共青團跳出當前“離青年太遠、不了解青年、不能解決青年困惑”的工作困局,也讓服務青年之路越走越寬,是共青團深化改革、轉變作風的重要突破口。
“青年之聲”是深化共青團改革背景下的創新發展,是一個“互聯網+”時代青年與共青團零距離接觸的網絡創新,是共青團與青年心手相連的網絡實踐。它著眼于進一步密切團青關系,強調“青說團聽”“青說團做”,以解決青年切身利益訴求為目的,以“眾籌”思維和“跨界”理念為基礎,打造了一整套互聯網生態。“青年之聲”勇擔共青團互聯網+時代的重任,是共青團組織牽手青年,感知青年脈搏的心之橋。
一路開拓創新,一路勇創奇跡。從平臺累計閱讀量28億人次,到如今超過百億;從問題留言總計102萬條,回答網友問題48萬條,到如今提問2000多萬條,回復千萬余條;從入駐專家和團干部110萬人,到如今200多萬名專家群賢;從近3萬場的各類主題活動,到如今22萬余場主題活動異彩紛呈,成長中的進步讓人振奮,線上線下的聯動讓人驚喜,一路走來,“青年之聲”的前方已是艷陽。
“青年之聲”的這張大網,已經密密麻麻遍布中華大地。5800多個終端依次建成,團中央本級20個服務體系相諧相生,全國1.3萬個服務聯盟遙相呼應,共同積聚起共青團服務青年成長的廣泛資源,延伸到離青年最近的地方去。
這份愛,真情滿滿。
“青年之聲”的目標,樸素點說:就是用愛心和智慧,共譜青年的明天,祖國的明天。“青年的需求,我們的追求。”“青年之聲”的夢,就是廣大青年的夢,在這圓夢路上,有著無數感動和幸福。
交織愛心,接力成網。一條漂亮的公主裙是陜西秦嶺山區留守兒童瑤瑤期待已久的心愿;一雙下雨時不會進水的鞋是陜西大巴山區留守兒童明森的小小心愿。500名農村留守兒童,化身守候家庭的小天使,默默承受孤獨,更不敢奢望父母的陪伴與內心深處期盼已久的小禮物。“青年之聲·陜西”攜手新聞媒體共同推出“陜西省希望工程益起來圓微心愿”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為這些孩子送去了關愛與祝福。
助學行動,改變命運。6歲喪母,15歲喪父,因貧困兩次輟學外出打工,花一樣的年紀,如何生存下去已經成了聶來必須面對的問題……直到他遇到了“授漁計劃·青年之聲”。2015年啟動的“授漁計劃·青年之聲”一幫一助學行動,為聶來提供了上職校的機會,并改變了像他這樣的千余名青少年的生活軌跡。
單身聯誼,搭橋牽線。婚戀問題,是青年關心的大事。近兩年來,“青年之聲”完成了“展示平臺+服務聯盟+技術支撐+專家體系+線下活動”的體系建設,為滿足青年情感的需要,特成立“青年之聲”婚戀服務委員會。目前,“青年之聲”單身青年聯誼活動已成功舉辦十余場,為無數青年男女提供了彼此接觸的好機會。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青網評 青年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