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中國貧困村衛生所:村醫“半醫半農” 年齡最大78歲
圖為李豪準備下班 張丹 攝
“這一晃就是半個世紀。”1968年李豪從大理衛生學校畢業,回到家鄉萂村做村醫。“那會村里也有五六個村醫,每天每人能看十來個病人,收入還夠生活。”
如今的萂村是一個有6207人的行政村,但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村,在醫療資源上與城市有著天壤之別。隨著中國扶貧力度加大,漸漸地,村里通往外界的交通更便利了。“我們這是小病懶得來,大病不愿來。”李豪無奈地笑笑說,“畢竟城鎮里醫療條件更好嘛,我們這還是靠‘望聞問切’呢。”
其實近兩年,鎮上加大投入,萂村衛生所硬件條件大幅提升。衛生所的房屋是一座白族小院,門口的照壁十分古樸。一樓依次是預防接種室、診斷室、輸液觀察室和西藥房,墻上懸掛著精準扶貧人員中患有大病、慢性病的人員一覽表,還有六位醫生的電話,方便給急診病人醫治。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國 貧困村 衛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