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農業職業經理人:不當老板當農民 年入百萬堅持學習
種地很快樂
棄商轉農
因為對農業的喜愛
張仕偉1976年出生于大邑縣一個農民家庭。大專畢業后,1997年來到主城區打拼。憑著踏實肯干,他很快有了自己的公司,專門做建筑物外墻、煙道清洗工作?!笆找孢€不錯,每年能賺到四五十萬,過日子綽綽有余了?!?/p>
當著老板的張仕偉為什么回農村下地?他說,最根本的原因是對農業的喜愛?!拔沂寝r村長大的孩子,對種植、養殖,都有親切感,從根子上、心眼里喜歡做這些事情。更重要的是,農業簡單,雖然大城市掙錢機會多,但相應的壓力也大,需要應付很多人情世故?!?/p>
2011年9月的一個周末,他在岳父家里聽說種獼猴桃很賺錢,“說是每畝能凈收入2萬元”。有心回到農村的他來了興趣,他打聽了很多事情,并請人留意能否流轉到土地。沒過多久,他得到消息:有10畝地可以下手。張仕偉沒有猶豫,流轉來了這10畝地。此后一個月,他又流轉到20畝地。
“那時我是個商人,以商人的思路算了一筆賬:以當時獼猴桃的產量和價格,每畝地毛收入有3.2萬元,減去成本6000元,一畝地凈收入有2.6萬元,就算獼猴桃價格不穩定,減一半的話,一年還有30多萬的凈利潤?!睆埵藗フf,直到成為一個真正的職業農民,他才意識到這筆賬算得有多業余。
編輯:梁霄
關鍵詞:農業 職業經理人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