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河北: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記者韓潔、胡浩)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近年來,國家教育經費不斷向貧困地區傾斜,打響了教育脫貧攻堅戰。
記者日前赴河北貧困山區采訪,蒼翠巍峨的太行山間,一座座嶄新校舍承載著大山深處孩子們的希望,彰顯國家“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的堅強決心。
讓山里孩子能在家門口有學上
上學住校不再翻山越嶺,吃飯免費管飽還吃得好,除了學課本還有興趣班——對15歲的時躍南來說,這樣的初中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時躍南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贊皇二中的一名初二學生,家住30多里外的贊皇縣許亭鄉北水峪。“姐姐以前在山里讀初中,上學翻山走很遠的路,每天早晨五點起床,放學回家天都黑了。”時躍南對記者說。
地處太行山脈的贊皇縣素有“七山二灘一分田”之說。山里孩子上學動輒走十幾里山路,當地人形容“過了一道山又一道山,學校就在山那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走讀上學之苦導致當地學生輟學現象嚴重。
大山的出路是教育。2011年,贊皇縣被納入石家莊市“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試點,新建贊皇二中,把深山5個鄉鎮4所中學近3000名中學生集中起來寄宿讀書,再把山里的初中學校改成寄宿制小學。
如今的贊皇二中校園環境優美,教學樓、宿舍樓、實驗樓、餐廳、綜合樓一應俱全,磚紅色的外墻配上寬敞明亮的窗戶,成為當地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所全封閉寄宿制中學。
各級財政的專項補助,有效解除了貧困山區娃上不起學的擔憂。記者從贊皇縣教育局了解到,除了免住宿費、學雜費外,從2012年開始家庭困難初中生每年有2400元補助生活費,還有450元交通補助,這些補助金基本能滿足上學期間費用,不用從家里拿錢了。
贊皇的探索,是河北省推進教育扶貧的縮影。
目前,教育已成為河北脫貧攻堅的突破口。2014至2016年,該省累計投入154.6億元用于薄弱學校改造,共支持119個縣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山區教育扶貧投入3.93億元,將37個貧困山區縣納入實施范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教育 學校 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