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從上市公司看經濟發展大勢:新動能正在崛起

2017年05月25日 18:42 | 作者:許晟 劉慧 孫飛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題:新動能正在崛起——從上市公司看經濟發展大勢

新華社記者許晟、劉慧、孫飛

A股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2017年一季報日前都已公告完畢,去年整體營收增長約7.1%,研發創新、新興產業、兼并重組等多個主題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搶眼。記者走訪多地,試圖解開部分上市公司營收增長的密碼,找尋宏觀經濟中正在崛起的新動能。

研發創新是企業活力之源

“濰柴動力從成立之初就對研發高度重視,研發經費要多少給多少,條件只有一個,不能花錢買了設備不用。”負責研發的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佟德輝說,公司在成立前3年投入研發費用2億多元,而在這三年,公司的銷售收入僅為50億元左右。

以發動機為主營業務的濰柴動力,持續的研發投入助其不斷推出拳頭產品。如,2005年推出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藍擎”歐III排放柴油機;2007年成功研制國內首臺達到國Ⅳ排放標準的發動機;2015年企業推出國內首款500+大馬力高速重型發動機WP13等。

濰柴動力推出的擁有核心技術的重卡發動機,使其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濰柴動力銷售重卡用發動機19.8萬臺,同比增長67.8%,遠超重卡銷量年增長33%的行業增長速度。在重卡配套領域,市場占有率也達到27%。

多位券商分析師認為,適應行業競爭格局、順應市場方向的研發投入,可以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給企業帶來不少業績,研發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

濰柴動力2016年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24.41億元,同比增長72.86%。科研投入不設上限的格力電器去年凈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23.05%。每年研發投入約占銷售收入7%至8%的海康威視,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6.46%。

加大研發投入,實現技術、產品、服務升級已經成為市場大趨勢。深交所數據顯示,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2082.15億元,平均每家1.09億元,較上年增加14.74%,其中589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5%,182家公司超過10%,39家超過20%。

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歷史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用興衰證明,缺乏持續、有效的研發投入和核心技術支持的企業,終究會被市場淘汰;認準主業、持續研發、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企業會在激烈競爭中不斷前行。

智能制造提升企業生產效率

在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廠,2015年投產的生產線顯得科技感十足。記者在現場看到,生產線上上百部機械手臂自動進行著沖壓、焊接等生產工序,幾十輛物料車有序自動運行,碼垛機器人錯落穿梭在幾十米高的廠房里,向32796個庫位遞送著相應的廚具成品。

“總投資7.5億元的智能制造工廠,有上千個數據采集點同步工作,組成互聯互通的工業物聯網,實現了智能生產系統實時響應市場訂單,MES自動排產,工藝參數自動下發至各工序,物料需求計劃主動上傳至供應商平臺,產供銷可以協同作業。”老板電器副總裁王剛說。

通過智能化設計,老板電器的智能制造工廠可年產225萬臺廚電產品,與傳統生產線相比,一年可節省人工成本3500萬元,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沖壓件合格率提升至98%,智能化倉儲還為企業節省約97000平方米的場地等。

對于定位于高端廚具的老板電器來說,智能制造顯著提升了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帶來的經濟效益甚為可觀。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老板電器營收57.95億元,同比增長27.5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07億元,同比增長45.32%;今年一季報的凈利潤也實現54.28%的增長。

智能制造往往能給企業帶來可觀業績。如以“互聯工廠”為方向力圖實現大規模定制的青島海爾去年凈利潤50.37億元,同比增長17%;以供應鏈優化為核心實現網絡協同制造模式的美的集團去年凈利潤146.8億元,同比增長15.56%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智能制造都可以為企業提供發展動力。“智能制造只是手段,實現智能制造不代表企業就能活下去、就能處于業界領先地位。”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建全說,企業要用智能制造使產品、商業處于競爭高端地位。

新興產業開始迸發活力

江西固廢處置中心的8.6萬噸、湖北天銀的6萬噸、廣東珠海永興盛的5.6萬噸危廢資源化、無害化項目已經投產,河北衡水的8.7萬噸、山東濰坊近20萬噸危廢項目的部分產能預計今年也將投產……

成立于1999年、專注固廢處理的東江環保正在加速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不斷新建、擴建、并購危廢處理設施,力圖在2020年達到350萬噸危廢處理能力。

“固廢處理行業起步較晚。2014年環保法規的修訂,使固廢處理產業的界限、量刑等得到明確,自此,固廢處理行業開始井噴式發展,但目前仍處于行業起步階段。”東江環保總裁陳曙生說,前期積累的技術與經驗,使東江環保抓住了產業發展的先機。

在綠色產業的風口上,東江環保業績快速增長。定期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東江環保營業收入6.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29%,凈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22.86%;2016年全年公司凈利潤5.34億元,同比增長60.53%。

綠色產業上市公司大多獲得不錯的業績。深交所數據顯示,綠色產業類上市公司2016年業績增長幅度進一步擴大,凈利潤同比增長29.99%。綠色產業類公司包括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上市公司。

還有不少新興產業正在冒頭。深交所數據顯示,2016年深市新材料行業上市公司扭轉上年同期凈利潤下滑趨勢,凈利潤增長1.72倍;生物醫藥行業2016年營業總收入增長17.7%,凈利潤增長16.11%。此外,深市58家數字創意類上市公司2016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3.39%。

從宏觀角度看,行業正在輪動。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江源日前表示,今年1月至4月,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1.5%,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4和4.8個百分點。其中,醫藥、海洋工程專用設備、鋰離子電池、城市軌道交通、集成電路、通信設備等行業保持快速增長。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上市公司 經濟發展大勢 新動能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色字幕网站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影院 | 一本热久久sm色国产 | 亚洲精品中字在线 | 日韩乱偷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