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蟲草商人嘆水太深:每年產量不到新蟲草交易量3成
牧區的天氣多變,一會晴一會雨,被雨淋濕了,就容易得感冒。天氣還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經濟收入。
李濤有一個采購群,名字是“老天保佑”,大家都希望天氣好。天氣的因素實在太重要了,有時候天氣差蟲草少,漲價就快,說不定還要虧錢。
蟲草江湖的潛規則
“蟲草是個暴利行業,但這個行業還沒有權威的標準和規則。”李濤這樣坦言。
蟲草江湖,李濤入行5年。“水太深了。”
剛入行的時候,李濤還是很天真的。那時,他還在讀大學,找了杭州的很多家藥店,和他們說,自己有新鮮的蟲草源頭,希望能合作,但都被拒絕了,有一次他被一個老板娘罵了一頓。
因為蟲草的銷售采購,都有自己的渠道,他的闖入,會打破了他們的利益鏈條。
剛入行不懂,李濤也吃過虧。
第一年,因為圖運輸方便,李濤打算收購鮮草以后自己曬干然后運回去,但是他發現自然脫水的蟲草會縮水得很厲害,變得又黑又小。
雖然扎西爸爸說這就是蟲草自然曬干的樣子,但是,李濤知道,這是賣不出去的,它們和在市場所見到的又黃又大的干草截然不同。
五年前,他還從西寧買了一些干草留著當樣品,現在5年過去了還是黃色的,但是他自己曬干的蟲草一年以后就慢慢變黑了。
有沒有經過什么特殊的處理,李濤并不清楚。但他確定,肯定是經過了處理。
李濤還說,現在市場上買到有部分的干蟲草,很可能就是前幾年的,經過不斷的回收加工,再賣給消費者。
“在街上你會看到很多回收蟲草的廣告,就是這種情況,”李濤說,這些蟲草經過回收到原產地,第二年或第三年再進行售賣。
“牧民有句話一年是藥,第二年就是草了,第二年蟲草的食用價值基本沒有了,吃的就是草。”他說。新鮮蟲草雖然現在做的人多了,被定義為可以冷凍一年,但是他還是建議客人冷凍6個月內食用。
“有業內的朋友對我說每年蟲草的產量不到當年新蟲草交易量的三成,那剩下的七成新蟲草從哪里來呢——摻的。”
他介紹說,另一種情況是,6月中旬以后,蟲草蟲體已經被分解得差不多,一捏已經空掉了,這種蟲草在牧區是沒人要的,所以價格很低,就有人把這種蟲草凍硬然后出售,在凍硬的情況下是發現不了問題的。
“蟲草為什么那么貴?主要是經過太多環節。”他介紹說,從蟲草產區到消費城市,其間需要經過多級經銷商的周轉,經銷商層層囤貨、層層加價,就把價格一輪輪炒了上去。
(本報特派記者 史春波/文俞躍/攝)
編輯:梁霄
關鍵詞:蟲草商人 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