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一線城市的“消費降級”VS 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
“高負債中產”是超級大都市化的產物,也是兩級分化的社會結構所帶來的消費分化。
他們獨特的生活狀態推動了大規模的消費降級(趨低的,或者更趨理性的消費品類與服務),也推動了包羅萬象的從“十五元一袋的高級方便面”到“八百元一次的全套美甲”等活躍的消費升級(趨優的,或者更具犒賞性、或自我投資的消費品類與服務)。
這似乎有悖于我們天天宣揚的“消費升級”:“消費升級”的含義,強調的是有品質、有調性的產品以及創新型的購物體驗。這些也正是我們目前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而“消費降級”則強調,就算你的產品有品質,有調性,環境體驗又超級震撼,絕大部分的消費者也似乎不愿花那么多錢為之買單,因為沒有人愿意為多出來的溢價付費。
從大型的健身房到按小時計費的mini健身房,從重形式的牛排高級餐廳到現煎立食的“船式”快餐牛排,從高昂的鮮花到“99元包月”的花店,從卡拉OK到50元就能唱歌的移動mini唱吧,這些可能都是在這股“消費降級”的風潮中涌現出來。
最具現象級的就是那個店頭仿優衣庫、貨品仿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們,用10元店拉低了優質品的價格,卻實現了低價品的品質升級。或許,消費降級只是在消費升級道路上的理性修正。
畢竟伴隨著技術的大規模提升,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讓更廣泛的群體享用,這在長期上就是一種消費升級。
“其實,現在最羨慕的是我那些畢業以后就回老家的三四線的同學”,Cathy繼續跟我聊,“他們都是吃香的喝辣的,生活節奏也很慢,雖說工資三五千,但房價也就三五千,比我瀟灑多啦。”
波士頓的報告也反映了這一現象。
從負債率這個變量來看,三線城市的中產負債率最低;二線城市的中產負債率其次,但負債率在較快地上升;而一線城市的中產發生了顯著的分化,資產差距迅速拉開,一方面是富裕和非常富裕子階層的出現,另一方面是“高負債中產”子階層的出現。
不同的負債率引致不同的消費組合,推動或利好不同的消費品類。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一線城市 消費 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