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扶貧如何挖掉精神貧困之根
山區國貧縣“群星薈萃”
鶴峰山大人稀,交通閉塞,是“八七”扶貧攻堅特困縣、武陵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半月談記者蹲點調研發現,這個處于精準扶貧沖刺階段、過去因“素質貧困”惡名遠揚的山區縣,近年出現罕見的農村“群星現象”。
鶴峰縣長胡平江介紹,近3年來,鶴峰縣受到省級以上表彰、與農村直接相關的先進典型達16個,平均每1.4萬人出現一個重大先進典型。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鶴峰縣涌現出的這些先進典型,質量非常高,像“全國最美鄉村教師”鄧麗,“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王艷,“全國十大法治人物”易滿成,“中國好人”周吉然,“全國最美家庭”朱永翠家庭等,都是在全國層面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楷模。他們已成為鶴峰的新形象。
這些典型的精神在鶴峰接力傳遞,加倍放大。在自家當選2016年度鶴峰縣“最美家庭”后,中營鎮八字山村婦女田桃英將所獲獎金捐給困難群眾。她說,自己是從貧窮路上過來的,虧得國家政策好才過上舒服日子,因此有責任去幫助更多的人。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縣6萬余戶農戶共有43660戶被評為六星級以上文明戶,其中1726戶被評為“十星級文明戶”。如今鶴峰農村扯皮拉筋的少了,有事無事上訪的少了,不少累積的社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鶴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支皇說,“群星現象”的出現,既是鶴峰農村文明素質提升的結果和體現,又推動鶴峰農村文明素質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環。
精神扶貧與精準扶貧深度交融,讓長期困擾和阻礙鶴峰發展的江坪河水電站工程復工、八峰藥化破產重整、宣鶴高速公路征地拆遷三大瓶頸一一破解。特別是宣鶴高速公路,鶴峰僅花半年多時間,就完成了征遷工作,被贊“鶴峰加速度”。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扶貧 鶴峰 精神 鶴峰縣 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