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兒童影視劇要童心更要匠心
兒童影視歷來是冷門,也是偏門。雖然近年來國產動畫在低幼市場表現不俗,出現了《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超級飛俠》等一批原創精品,但是整體上口碑慘淡,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國產不如進口,真人劇不如動畫片的現象。六一已過,暑期即將來臨。兒童影視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又提上日程。(6月19日《海南日報》)
如今的影視市場可謂是異常火熱,各類影視作品美不勝收、爭奇斗艷。美中不足的是,唯獨兒童影視顯得有些冷清,尤其是國產兒童影視劇,適合孩子們觀看的劇目少之又少,兒童真人劇難覓蹤影,兒童故事片和電視劇難登大銀幕及電視熒屏,以至于出現兒童影視劇被動畫片所取代的趨向。
兒童影視之所以門可羅雀,除了專注兒童影視創作的人才短缺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創作人員由于功利主義思想作祟,在利益驅動下所產生的浮躁之風,包括在兒童影視劇的創作上,缺少了童心匠心,只看收視率而忽視了其中的教育意義。正因為如此,兒童影視成才會成為無人問津的荒蕪之地。
我們常說,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承載著家庭的夢想和民族的希望。然而,目前兒童影視遭遇的窘態,卻顯得與此相差甚遠。甭說別的,看看現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影視市場,故事片、電視劇一部接著一部,這足以說明,影視市場既不缺創作人才,也不乏優秀的影視劇作品。
對兒童影視作品的教育作用和影響力不可忽視。兒童影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藝術發展水平的整體體現,重視和搞好兒童影視創作,是關系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大事。要徹底改變目前兒童影視青黃不接的局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相關部門、文藝團體、創作人員等,要增強責任感,大力培養兒童影視人才,給兒童影視劇留好位置。多舉辦一些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兒童電影展”、“兒童影視節”等活動,促進兒童影視劇的繁榮和發展。
打造高品質的兒童影視劇,既要有童心更要有匠心。只有根據少年兒童特點,在創作上堅持獨具匠心,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才能創作出更多讓兒童喜歡的影視作品,讓優秀兒童影視伴隨孩子們快樂成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影視 兒童 童心 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