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起底“神醫”廣告江湖:多個審核環節集體失守
做節目:患者專家可能全假,熱線群演一個7元
對于“神醫”廣告節目的制作方而言,專家無疑是頭號名片。在這里,一些非藥品或假藥,第一次打上了藥品的名號。
一名曾請專家做節目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錄這類節目不能隨便找個大學教授,一些教授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而有的專家講得好,但價格也高,“得養著,有的廠家還和他們簽合同說不能再去講別的產品”。
另一些節目則完全選擇了經過包裝的偽專家。記者獲取的裁判文書顯示,前述哈爾濱商人在南陽購得10余萬盒產品之后,隨即找人制作了“名醫坐堂”“健康大講堂”“健康一對一”3個廣告片,宣傳3個名稱“升級”后的產品。
廣告片均采取健康養生節目的形式,“專家”錢雅蘭、鄭匯鑫、劉君齡分別出場,講解了高血壓、糖尿病、風濕骨病的成因、危害和治療原則,此后再介紹各自產品的療效和好處,并稱其為中藥。
講解之中,屏幕植入了熱線電話,一些“患者”還現身說法,稱贊治療有效。
法院判決認定,節目中被包裝的“國際糖尿病學專家”“世界500名中醫之一,兩次申報諾貝爾醫學科學獎”的3名專家,全部無法在衛生部門信息查詢系統查到信息。
有的專家節目更簡單。在哈爾濱的另一家銷售商,節目錄制地點就在公司的二層。
公司的主持人并不知道講師的來歷。“我按錄音室那部電話的回撥鍵,就可以接通講師,他通過電話和我一起做節目。”主持人稱。
而所謂的“患者”熱線電話互動,也只是在網上專門找的“群眾演員”,打一次電話5~7元不等。所謂講師,每檔的費用不超過150元。
浙江杭天信律師事務所律師彭亞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若有人在廣告節目中假冒專家,因其受雇于廣告制作公司,目前尚無條文明確界定其應當承擔何種責任,“但是,如果拍攝虛假醫藥電視廣告,責任應當由雇主承擔,也就是說由廣告制作公司承擔”。
編輯:梁霄
關鍵詞:起底 神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