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水稻論文獲重獎1350萬 作者:僅50萬是團隊獎金
撰文緣由/ 作為所長想為同事減壓
昨日,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李平操著一口四川話,不時笑出聲。他對撰寫《關于Cell論文學校獎助的那些事》的原因進行了解釋。
李平稱,此事最先在網上引起關注后,很多人打電話來問團隊的人:哦喲,你們拿了這么多獎金啊?大家都在不停地解釋這個事情。“我年紀大一點,抗壓力強一點,一些年齡較小的同事們壓力就比較大。我就安慰他們,沒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獎金就這么點,其余都是科研經費,并且是正當的。”
由于網上的一些負面評論給同事們帶來了思想壓力,李平表示,他想寫個東西來回應,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1350萬元是怎么構成的。“不要讓我們第一線的科學家再去承擔更多的思想壓力,希望大家不要來打擾科研人員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畢竟科研工作才是我們的本行,其他的都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我寫下這些,不涉及我本人的利益,作為一個所長,我覺得有必要減輕他們的壓力。”李平說,這個回應學校的同事和家人也看到過,大家也沒有說什么。“截至7月4日,這個回應沒有對我本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什么影響。”
一些爭議
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李平也逐一回答了多個焦點問題。他解釋了1350萬元的組成:其中,只有50萬元是獎勵給團隊的獎金,其余1300萬元中,50萬元是一次性資助的科研經費,1250萬元是分五年資助的科研經費。
/ 網友五種聲音 /
1
獎勵力度過大? 平均每人僅2萬多元
許多網友認為,1350萬元獎金太多了。
李平稱,其實這1350萬元中,只有50萬元是獎勵給團隊的獎金,其余1300萬元中,50萬元是一次性資助的科研經費,1250萬元是分五年資助的科研經費。
對于50萬元的獎勵,李平認為不多,他說,四川農業大學有相應的獎勵政策,之前四川農業大學也對發表在《自然-遺傳》上的論文的作者們予以了獎勵,獎金都是一樣的,也是50萬元,但沒有引起這次這樣的關注——因為當時資助的科研經費可能沒有這么多。
李平說,這種獎勵,算績效獎勵,這篇發表在《CELL》上的論文作者,國內外加上一起有20多人,20多人分50萬,雖然團隊成員付出和貢獻不一,獎勵會有區別,但即便平均下來,每個人也就2萬元左右。
編輯:梁霄
關鍵詞:水稻 論文 團隊 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