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87歲"反保健品斗士":仍無法拒絕推銷員的"攻勢"
而推銷保健品的業務員大多又很年輕,“基本都是外地人來打拼,他們也是找不到好工作才迫不得已。”黃秀蘭無奈,“我的這些理論根本就沒處交鋒。”
她試過在自己的講座上講起老人買保健品的心理,不過,這些“痛的領悟”在臺下的聽眾身上并沒激起太大的水花。她的“打假”視頻瀏覽量逼近1000萬,但拿起最近的幾張老年報,卻發現四五種保健品“特價出售”的消息還是源源不斷在邊欄里“加粗”出現。
雖然不再隨意購買那些“既看不見標號又吹得天花亂墜”的瓶瓶罐罐了,但現在黃秀蘭每天要吃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片等等將近10種保健品,她覺得“買得值得,吃得放心。”——“最起碼看上去專業”。這些新的保健品有明確的標識、有叫得響的品牌、幾種搭配起來還成系列。
20年里使用過不下20種保健品,黃秀蘭覺得這些東西的效果“真的很難說”。“說沒有那是不負責任,說作用很大又不可能,老人一般都是把好幾種保健品合在一起吃,到底哪種起了作用根本就說不清。”
但她同時又覺得,“我已經87歲了,人不傻,腿腳利落,聽得清,沒大病,這不是挺好嗎?說不定是保健品的功勞呢。吃不好就當‘交學費’吧。”
即使在住院期間,黃秀蘭的通話記錄里,小劉也比女兒、醫生、妹妹出現的頻率要多。前不久,小劉的老婆生孩子,黃秀蘭跟著他自駕幾個小時去了鄉下老家,看望剛出生的孩子。平時,小劉也會分享給她孩子最新的動態,他們還一同去臺灣旅游。
今年年初,另一位“相交甚好”的業務員去家里看望黃秀蘭,告訴她,年幼的兒子玩鬧時不小心打破了別人的眼睛,黃秀蘭直接拿出2萬元。將近3個月過去沒收到他的消息,黃秀蘭回撥過去,才發現這個熟悉的號碼已經成了空號。(文中小劉為化名)(記者 王景爍)
編輯:梁霄
關鍵詞:保健品 斗士 推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