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把瓜種到互聯網,村淘讓新疆農民收入漲十倍
數據反哺 村淘幫農產品搭新零售快車道
不只是巴楚留香瓜,村淘的S2B平臺正在同各個優質農產品產地合作,以電商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推進優質農產品的標準化,提高產地將農產品變成商品的能力。
在盱眙政府與農村淘寶獨家合作推動小龍蝦產業升級中,村淘就通過對小龍蝦供應鏈的改造,讓小龍蝦的品質更符合互聯網銷售的特點。
6月28日,農村淘寶三門峽市陜州區紅啤梨標準化項目啟動,河南省三門峽市成為阿里巴巴農村戰略在“生鮮農產品”領域的首個農業供給側改革試點示范區域。
在這個示范項目中,村淘的技術人員同產地一起制定了嚴格的品控方案,從采收的時間、工具、質檢和甜度、硬度檢測,到入庫存儲的包裝、時間和陳列方式等,再到分選時的外觀定級、殘次品篩選、規格分級,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路嚴格品控確保了紅啤梨的優秀品質。
在國內,以糧食為主的大農業規模化生產相對成熟,但缺乏品牌,而以經濟作物為主的中農業,標準化管理混亂,食品安全的信任度還需要建設。
農村淘寶事業部資深總監黃愛珠介紹,農村淘寶的數據恰恰可以反哺供應鏈,“從出品到銷售,從標準化到品控再到物流,用大量的數據反向指導農戶,讓大家有信心有意愿去生產精品。”
從去年云棲大會上馬云提出“新零售”,到如今的Made In Internet,無數中小企業參與全球化貿易的路經逐漸清晰,而對于農村的中小企業和商品而言,通過打造精品化農產品實現Made In Internet,將是最有效的途徑。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主線,作為農村電商中最完善的平臺,農村淘寶的S2B模式實現升級后,將幫助中國更多的農產品搭上新零售的快車道,甚至走向世界。
編輯:梁霄
關鍵詞:瓜種 互聯網 新疆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