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烈日下的堅守:用我流淌的汗水換你如常的生活
靠邊停車、疏導乘客、起步加速,劉靜紅的駕駛技術很嫻熟,車廂里的乘客也是滿頭大汗。“坐著就能感覺到背后的汗水流下來。穿的藍褲子如果回家不洗,第二天根本沒法穿,全是白色的汗漬。”盡管天熱,劉靜紅也不得不在短袖工裝外再套上套袖,防止靠窗一側的胳膊被曬傷。
28路公交車從北莊到省博物院,21個站點,承擔著郊區市民出行的重任。這趟車單程12公里,往返24公里。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來回跑一趟大約需要2小時。劉靜紅等公交司機每天至少要在車上蒸8個小時的“桑拿”。這個夏天,公交司機張峰準備了一個容量1000毫升的特大號水壺,可經常還沒有回到車隊,一壺水就已經喝完了。
喝水這么多,上廁所怎么辦?“這個不用擔心,有時候半天都不用上一趟廁所。喝到肚子里的水都隨著汗水排出來了,不用擔心上廁所。” 張峰解釋道。
一到夏天,張峰就為自己準備了專用的防暑“神器”——5條毛巾。“在毛巾上面灑上清涼油,用水濕透了,遇到紅燈時就拿來輪換擦汗降溫。跑完一圈2條毛巾要洗一遍,這樣還能涼快點,擦起來也舒服些。” 張峰坦言,道路情況比較復雜,尤其高峰期特別容易出現堵車的情況。再加上該線路早晚高峰客流量比較大,車廂內更加悶熱。“我的脾氣還可以,開車時能調整好心態”。
天氣再熱,萬余名公交人仍要堅守在崗位上,努力克服高溫酷暑帶來的種種不便,用真情和汗水確保廣大市民的正常出行。
執勤交警
地表近60℃ 烈日下執勤一站就是3個小時
□本報記者 南開宇
7月11日傍晚的大雨,導致省會建華大街與和平路交叉口處的信號燈時好時壞。12日11時30分左右,信號燈徹底斷了電。因使用臨時信號燈的效果不理想,路口中間一名交警一直堅守在崗位上,記者用溫度計測量,當時的戶外溫度已達40℃,路面溫度更是接近60℃……
近一周時間,省會接連出現高溫天氣,可在街頭路口,省會交警在烈日下指揮著過往車輛順暢通行。這種天氣下,交警們警帽、警服、皮鞋……著裝一絲不茍,整整齊齊。路上機動中隊的民警要騎摩托車不停巡邏,他們還要戴著很重的半盔。
張浩是長安交警大隊的一名輔警,他的崗在中山路與體育大街交叉口。張浩12日干了三個班,每個班3小時,一天要工作近9個小時。
昨日11時許,記者在體育大街路口看到,張浩正在值勤。為防止交警中暑,路中央設了一把遮陽傘,但傘下光線暗,車輛駕駛人不容易看清交警的指揮動作,因此張浩幾乎總在烈日下指揮。站在馬路中央,還要不停指揮,半個小時的時間,各種動作要做上千次。輪到他到路邊休息時,身上已被汗水完全浸濕。
“有些同事連續工作中暑了,單位準備了藿香正氣水、冰糕和茶水,感覺頭暈時我們就立馬喝兩支藿香正氣水,頂一頂就沒事了。”張浩說。
“曬點沒關系,只要大家出行平安順暢,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張浩說。
編輯:梁霄
關鍵詞:烈日 堅守 汗水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