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人大附中耕讀社:用鋤頭和草帽感受天人合一的智慧

2017年07月18日 16:21 | 來源:中國青年網
分享到: 

   親身實踐,躬耕于野 

“現在我們這群年輕人,記住的知識往往很多,可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卻不知道。我覺得這挺可怕的,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自我做起,影響身邊的人。”抱著這個想法,董潤隆于2016年6月初向人大附中的團委申請創立耕讀社,還把小伙伴薛楚軒、袁瀟雨拉入了社團的創始隊伍中,并在6月中旬就和幾位沒有接觸過土地的同學建立了校外試驗田,開荒、播種,他們首選的作物是蔥、紅薯和紅小豆。 

這讓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博士、人大附中團委書記劉煒眼前一亮。在人大附中目前活躍的100多個學生社團中,以農業實踐為主題的社團“只此一社”。“有一群中學生,能在這么酷的年紀,戴上草帽、拿起鋤頭、捧起書本,在寒來暑往的交替中,在時光緩流、作物慢長的過程中,身體力行去體悟農業生產的辛勞與農耕文化的智慧,簡直太棒了!”劉煒說。 

人大附中耕讀社成員耕作場面。耕讀社供圖

2016年10月,董潤隆帶領種植的蔥成熟了,他又組織了采摘活動,并將其發布在了朋友圈,“本想只是‘酷炫’一下,沒想到很多家長覺得我們的蔥長得很好,很自然,就問賣不賣。”董潤隆回憶。這讓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收獲的喜悅和現代都市人對綠色食品的渴望,兩個小時之內,100多株“沒有見過化肥”的蔥被一搶而空,還有人紛紛追問:“下一次搶購,在什么時候?” 

雖然有了收獲的喜悅,但董潤隆坦言,讓同學們重新拾起對農業和土地的興趣,其實挺不容易的。因為大家從小生活在城市里,根本不了解真正的農耕生活。“我必須讓農耕進入到同學的生活中,讓他們親自拿起農具,體驗農業勞動的快樂。”于是,在10月份,他又組織了一次冬小麥的種植活動,還邀請了農場里的農民進行指導。“那時,是我們第一次認識到冬小麥的苗竟然像韭菜,第一次知道,小麥播撒的間距還有種種講究,否則會顆粒無收。”袁瀟雨分享時說。 

編輯:梁霄

01 02 03

關鍵詞:人大附中 耕讀社 鋤頭 草帽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网站 | 午夜性色福利小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