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引領復興的勝利之光

2017年07月28日 08:21 | 作者:任仲平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90年,有沖鋒的力量,一支隊伍不畏艱難、一路凱歌,迎向復興的曙光。歷數次“圍剿”仍紅旗漫卷、行萬里長征仍豪邁昂揚,折斷了日寇的尖刀、戰勝了國民黨鐵騎,跨過鴨綠江平息戰火、蹲守貓耳洞戍衛邊疆,在大漠深處布下練兵場、在浩瀚星空奏響《東方紅》,面對洪流滾滾而無畏、面對山川崩裂而無懼,軍旗獵獵,號角聲聲,90年崢嶸歲月見證軍人浴血榮光。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事業成就偉大軍隊,“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

七一,八一,十一。三個日子的先后順序,看似偶然,卻昭示歷史必然:沒有黨,就沒有人民軍隊;沒有人民軍隊,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一支人民的軍隊,緊緊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這是一支黨的軍隊,牢牢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這讓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支有別于歷史上、世界上任何軍隊的新型軍隊。

以黨鑄魂,以軍強國。走在復興之路上,鐮刀錘頭指引方向,八一金星照亮征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三)“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1930年8月,南昌起義后自江西遠征廣東東江的裘古懷,在就義前寫下這樣的遺言。是的,歷史會記錄下每一代人的奮斗與犧牲。90年來,那些有名的和無名的英雄們,構筑起人民軍隊的精神殿堂,照亮了民族精神的星空。

這是習近平主席講述過的幾個故事——

1934年,長征路上,紅軍血戰湘江,紅34師師長陳樹湘不幸被俘。在押解途中,他撕開腹部傷口,絞斷腸子,壯烈犧牲。

抗美援朝期間,一群剛放下步槍的年輕軍人,幾乎在登上戰機的同時就飛向戰場,以“空中拼刺刀”的勇猛戰斗,創造了世界空戰史的奇跡。

1984年,19歲的戰士王建川在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犧牲,他在戰場上寫了一首詩給媽媽:“戰士的決心早已溶進槍膛里,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

赤子其心,鋼鐵其身,這樣的戰士組成這樣的隊伍:曾被日本侵略者視為“土匪武裝”,卻陷日軍于汪洋大海;曾被國民黨認為“一年期可削平之”,卻把國民黨軍隊趕出大陸;曾被美軍當作“烏合之眾”,卻把美軍打回三八線。人民軍隊戰勝一個個強敵,成為世所公認“無法復制的軍隊”。

習近平主席重溫鮮血與生命寫就的故事,思考的正是奇跡背后的精神密碼,追尋的正是90年回腸蕩氣的精神傳奇。

我們不會忘記,這感天動地的犧牲。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之戰,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軍官兵堅守陣地,全連以俯臥戰壕的戰斗姿勢犧牲,成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抗戰中傷亡60余萬人。解放戰爭,26萬子弟兵犧牲在五星紅旗升起的前夜。新中國成立后,又有30多萬官兵為國家和人民利益光榮獻身。丹心赤誠,鐵骨錚錚,人民軍隊用鮮血寫就壯麗篇章。

我們不會忘記,這甘之如飴的奉獻。“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當年,一批批身處海外的科學家、學子,滿懷豪情回到剛誕生的新中國。山川氣度、云水襟懷,堅守戈壁隱姓埋名,白手起家建起國防工業基礎。沖天而起的蘑菇云,如同華夏兒女揚眉吐氣的驚天雷;劈波斬浪的大艦船,正是中華民族不屈的鋼鐵脊梁。

我們不會忘記,這熱血鑄就的偉業。上世紀50年代,十八軍開路于懸崖、架橋于冰河,在亙古荒原、高寒凍土上筑出進藏路,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戰士倒下。橫貫天山的獨庫公路、渤海之濱的勝利油田、拔地而起的深圳特區……共和國的大地,處處有人民軍隊鑄就的豐碑。

我們不會忘記,這軍民一心的大愛。“兵民是勝利之本”,人民軍隊的血脈在人民,服務人民是我軍始終不渝的宗旨。1998年抗洪救災,2003年抗擊非典,汶川抗震、雅安救災,哪里最危險,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危難關頭,“解放軍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軍來了,我們就有救了”。有外媒評價:“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應對災難的能力像中國軍隊這樣出色。”一次次搶險救災中,人民深情贊譽:這是一支最好的軍隊,這是一群最可愛的人。

鐵石相擊,必有火花;水氣激蕩,乃生長虹。這是在勝利和苦難中提純的信仰,這是在奮斗與犧牲中砥礪的精神,比金石還要堅硬,比槍炮更有力量。董振堂、趙尚志,董存瑞、黃繼光,雷鋒、朱彥夫,楊業功、丁曉兵……90年來,人民軍隊寫下一個民族的心靈史、精神史,無畏、無私、無悔,大仁、大勇、大智,橫貫于九天河漢,彪炳于萬里江山。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軍隊 復興 勝利 強軍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日韩电影久久 | 日本系列有码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