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奧數熱”與奧賽:前者多為升學后者是因興趣

2017年08月04日 11:55 | 作者:王慶環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國際奧賽與數學教育:學數學≠做題機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人們對中國隊的國際奧賽成績雖然有關注,有討論,但基本上是平和理性的,態度與今天國人面對奧運金牌的態度類似,不再像二三十年前那么執著和狂熱。

但國際奧賽成績還是被用作由頭,來討論當前的數學教育。

郭奉岐在上海高中畢業后出國留學,現在美國讀大學。小學、初中一直在學奧數的他,雖然大學沒有學數學專業,但對數學一直很喜歡。今年國際數學奧賽成績出來后,他對韓國隊為何名列第一很感興趣,于是就查找一些學術期刊和線上學術文章,看到了韓國作者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的介紹韓國數學教育改革的文章和介紹韓國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線上文章。“我查閱的資料表明,韓國自1945年以來已進行了六次數學教育體系改革,通過不斷地調整與摸索,在理論與應用、基礎與個性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他們中小學課堂的授課基本上是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個性化的教學,依賴分組討論,強調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其實,對于數學教育的討論一直很熱烈,《你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孩子只會算術,不會數學》《為什么美國學生學的數學比我們簡單卻能做出很牛的東西》《學數學=成為做題機器,我們的數學教育出問題了么》等文章經常在微信朋友圈里被轉發。

上述觀點對數學教育可謂見仁見智。其實,對于我國的數學教育,2011年2月起由6所部屬師范大學150多名學科專家協同開展,并在2014年發布研究成果“10國中小學理科教材難度的國際比較研究”。該研究對數學有一定的研究,雖然針對的是教材難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的數學教育情況,回答了上述人們對數學教育比較困惑的問題。

比如,為什么在國內學不好數學的孩子,到了歐美等國卻游刃有余?該研究認為,我國雖然有明確的數學課程標準,但是,實際執行的課程卻未必完全按照課程標準進行——現在考試題太難,命題缺乏明確的標準,隨意性大,往往超過課程標準的要求,這致使我國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學不好數學。與我國小學生、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十分辛苦相比,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小學生、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在這個調研中顯示的數據是:10國12套數學教材中,美國教材難度小學列第11,初中列第7,高中列第4,難度隨著學生的年齡而加大,而我國卻有些與年齡不匹配,小學和初中的習題偏難,而高中的習題偏易。

在田剛看來:“數學對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提高思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這些能力對其他學習和工作也有幫助,我們不能弱化它。數學是中小學的基本課,還是應該以基礎為主,同時應該根據新的形勢對有些課程的重點進行調整。”

姚一雋認為,要嚴肅討論數學教育的話,還需要做更多的調研和探訪。為此,本報將繼續關注這一話題。

(本報記者 王慶環)

編輯:梁霄

關鍵詞:奧數熱 升學 后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v天堂v日本v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