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南方醫科大學取消“男女混宿”引爭議 被指風氣倒退
學生陸續收到宿舍調整的通知。 網絡截圖
未來三至五年內逐步完成
昨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學生公寓管理中心確認,目前校方正在進行學生宿舍調整,此舉旨在通過降低男女混住宿舍比例,逐步取消男女混宿,實現男生和女生分片分區域住宿。
關于宿舍調整原因,上述工作人員介紹,一方面是學校宿舍資源緊張,對部分老舊宿舍進行維修,需要對部分正在住人的宿舍進行重新分配,另外一方面,實行男女分片入住也是為加強管理。在未來三至五年內,男女混宿將逐步在南方醫科大學消失。
南方醫科大學數據顯示,廣州校本部在校本專科生所需床位6750張(未計2018年實習生返校床位)。學校三處宿舍區中,高層公寓有床位5216張,繼教樓254張,15-20棟數字樓1284張,共計6754張。“總體上宿舍情況比較緊張,因此才需要重新進行合理調配。”
南方醫科大學學生聯合會援引學校總務處說法稱,本次宿舍調整存在時間敏感、通知倉促、牽涉規模廣等問題,學校將會盡快與各學院共同擬定方案,再由各學院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施行。校方表示,會最大限度地考慮同學們的訴求,對已入住現宿舍的同學們盡量不予調整,盡可能減少對在校生學習生活的影響。
■ 聲音
校方:“男女分區”不意味著“男女隔離”
南醫大一名在校學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宿舍調配函件在學生中引發關注和爭議。部分學生認為,男女生混宿本是南醫大特色,實行至今未出現負面事件,取消這一制度,對于一所醫學類高校而言,是一種倒退。
取消男女混宿,同樣在教育界引發爭議。清華大學副教授常江指出,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取消“男女混宿”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日常交往結構的單一化,“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缺少某一種性別的交往對象,或不可避免帶來思維方式單一、行為方式固化的問題”。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社會本身是多元化的,作為高校來說,應當盡量為學生營造多元化的生活場景,南方醫科大學在學生宿舍分配問題上“往回走”,體現了管理觀念的僵化。
另一種聲音認為,宿舍調整是學校的管理手段,本身無可厚非。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吳華表示,不應過度解讀“取消男女混宿”一事,但南醫大校方在本次調整中,事先沒有通知,沒有充分尊重學生權利。
對此,南方醫科大學總務處一名工作人員稱,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男女混宿會帶來不便,例如,一些女生苦于在悶熱的夏天,“不敢穿得清涼些開門吹吹風”,有時深夜里會被隔壁男生打游戲的聲音打擾,“一些男同學也表示門口時不時有女孩兒路過十分尷尬”。
南方醫科大學校方稱,目前整體住宿安排并不會改變,在未來幾年,安排宿舍時會有意識地將男女宿舍按照南北兩大片區進行分配,但樓道之間仍然保持通暢。“既能達到在未來的3-4年逐漸形成男女生分區住宿格局的目的,也能保證男女同學間自由交往,并不打破‘男女混宿’的融洽氛圍”。校方表示,所謂“男女分區”是宿舍安排上的相對分區,并不意味著“男女隔離”。
昨日,南方醫科大學學生就取消男女混宿一事發起投票,截至發稿共吸引近7000名學生參與,其中82%不贊同這一調整。
■ 鏈接
國內管理嚴格 國外混宿普遍
廣東當地媒體報道,在廣東省內,包括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等在內的高校也存在“男女同棟”的情況,主因是男女比例失衡。在部分學校,女生宿舍緊缺,男生宿舍則有多余,為優化利用,一些學校將女生安排入住男宿舍樓,但實行分層管理制度,例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校區的第八棟宿舍樓,2樓、3樓是女生宿舍,4樓及以上是男生宿舍。在管理上,華南農業大學在分隔層專門安排了宿管人員,登記異性出入,而華南理工大學則在夜間關閉設在女生樓層入口的鐵門。南醫大“男女同層”甚至隔壁,在廣東省內是唯一,國內也鮮見。
男女混宿,在國外則較為普遍。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國外高校會在新生入學前發放住宿申請表格,提供男女分宿和混宿兩種選擇,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部分高校即允許男女學生住進同一棟樓的不同樓層,或者同一樓層的兩側。如今,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學校都實行男女混宿制度。2016年12月4日,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甚至宣布,允許男女學生混住同一間宿舍。
此外,中國香港的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浸會大學等高校,均實行男女同層混宿。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煜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南方醫科大學 取消“男女混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