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揭秘黑客:癡迷的漏洞捕捉者 大多年輕單身
說到黑客,人們可能馬上聯想到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但其實黑客往往是一群沉迷于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行家,只是其中的少數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侵入他人計算機系統,這些人被稱為“黑帽子”;而更多的黑客只是調試和分析計算機安全系統,并沒有惡意入侵他人電腦,被稱為“白帽子”和“灰帽子”。這些追求極致的漏洞捕捉者,其實也在推動著科技進步。
1. 著名黑客都是電腦頂級高手
黑客是英文Hacker的音譯,Hacker源自英文的動詞Hack,而Hack一詞有“惡作劇”“捉弄人”的意思。最早的黑客出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上世紀5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些學生認為任何信息都是應該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獲取,于是他們便闖入了當局限制使用的某個計算機系統。人們稱他們為“惡作劇者”,帶有“計算機迷、電腦編程專家”的引申義。
最初,黑客是一個中性詞,他們熱衷于挑戰、崇尚自由并主張信息共享,后來,一些黑客常未經許可就闖入他人計算機程序系統,并懷有惡意地破壞計算機程序系統,也有一些黑客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而制造計算機病毒,還有的干起了盜打電話、盜刷信用卡的勾當,在黑客的圈子中,這些人被稱為“黑帽子”。徐玉玉被電信詐騙致死案引出關聯案件,“黑客”杜天禹被指控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名成立,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6萬元。這樣的“黑帽子”是各國重點打擊的對象。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正義的化身“白帽子”。
說起互聯網史上的著名黑客,真是個個身懷絕技。凱文·米特尼克被稱為世界“頭號黑客”,他曾被發現使用一臺大學里的電腦擅自進入互聯網的前身ARPA網,并通過該網進入了美國五角大樓的電腦。約翰·德拉浦,被稱為“嘎吱上尉”,他發現使用“嘎吱嘎吱船長”牌的麥片盒里作為獎品的哨子向電話話筒吹聲可以免費打長途電話。散播蠕蟲病毒的貝爾實驗室的羅伯特·莫里斯,曾造成美國6000多臺計算機被病毒感染。這些歷史上著名的黑客無疑都是電腦頂級高手。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市一名5歲男童輕松破解了微軟Xbox的安全漏洞,這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年紀最小的“黑客”。
2. 最初只為捕捉技術的不完美
黑客最初是對技術近乎瘋狂地追逐,而純粹以技術角度評判的話,病毒原本也具有一種精密邏輯思維構筑下的嚴謹之美。1988年,第一個網絡病毒——莫里斯蠕蟲“降生”。黑客莫里斯編寫莫里斯蠕蟲的本意是想制造一個微妙無害又能夠大范圍傳播的程序。但是,純粹只是想試驗技術的他卻萬萬沒有想到,莫里斯蠕蟲所采用的攻擊系統漏洞的思路,為后來黑客沖擊電腦系統埋下了伏筆。
黑客們最初制造病毒大多是為了彌補程序開發者技術上的缺陷,帶著一種對于完美技術的追逐。這樣的初衷客觀上促進了電腦技術的發展,但后來黑客的私欲融入了病毒。2001年,一名賦閑在家的程序員在百無聊賴之際開發出了“求職信”病毒,這個病毒沒有太高的編程技術,但它的傳播速度驚人。
此后的沖擊波、震蕩波等病毒,都是一些年齡較小的編程者學習頂級黑客的“成果”。他們毫無顧慮,沒有任何出發點地編寫電腦病毒,但這類病毒,傳播速度快、變種多,往往讓人猝不及防,容易造成極大的損失。也許這個階段的黑客只是浮躁地編寫,而后來在金錢的誘惑下,病毒和金錢連接在一起,“黑客經濟”誕生了,這里面更多是人們的貪欲,遠離了追求技術精湛的黑客精神。
3. 黑客網戰屢見不鮮
《黑客帝國》是華納兄弟影業公司1999年拍攝的一部動作科幻電影,講述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能系統控制的。尼奧在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影片已經上映到了第三部,很受歡迎。其實,在美國大片中,經??梢娋W絡黑客的影子,他們專門解決難題,輸入一兩條指令,便可以輕松跨越網站的大門,獲取信息,實施操控。黑客發源于美國,成長在美國,黑客們的“光輝戰績”也大多發生在美國,美國被稱為“黑客帝國”當之無愧。
1998年,美國司法部、美國空軍、中央情報局和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都受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最系統性的攻擊行動”,黑客打入了許多政府非保密性的敏感電腦網絡,查詢并修改了工資報表和人員數據。美國參議院、白宮和美國陸軍網絡以及數十個政府網站都被黑客攻陷,包括雅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在內的五個最熱門的網站被黑客連續三天攻擊,癱瘓長達數個小時。
前不久,微軟將黑客組織Fancy Bears告上法院,因為該組織的域名“山寨”了微軟的域名。法院判令后者不得非法入侵Windows電腦或者使用微軟商標。據報道,該次庭審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東區聯邦地方法院進行,法官當庭宣布永久禁止Fancy Bears未經許可向微軟或微軟客戶發送惡意代碼。
分析人士認為,讓犯罪分子不要做非法的事情有點不太現實,但對于微軟來說,這場勝訴可以合法地“完全掌控”黑客所擁有的用來進行惡意攻擊的域名,例如microsoftinfor365.com和livermicrosoft.net。在這些使用了微軟品牌商標的網站,黑客的攻擊將會減弱。僅今年8月份以來,微軟已經識別了上千個這樣的惡意域名,并已經控制了70個Fancy Bears的攻擊點。作為被告的Fancy Bears自然不會出現在被告席,法官作出的是缺席判決。
4. 黑客中的“白帽子”
最初的黑客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正面的,他們始終在進行技術挑戰,但隨著黑客技術的不斷商業化,黑客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漸漸發生了改變。不過還有很多黑客是正義的化身,被稱為“白帽子”,他們可以識別計算機系統或網絡系統中的安全漏洞,但并不會惡意去利用,而是公布其漏洞,這樣系統就可以在被其他人利用之前來修補漏洞。還有一種黑客被稱為“灰帽子”,他們擅長攻擊技術,但不輕易造成破壞,他們精通攻擊與防御,同時頭腦里有信息安全體系的宏觀意識。
蘋果手機的變身就與這樣的黑客的努力息息相關。因不滿蘋果手機設計,黑客們在2007年第一代蘋果手機推出后便各顯神通,為蘋果手機研發出很多新功能。近兩年,蘋果對越獄漏洞的重視在不斷提高,封堵漏洞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蘋果還專門為黑客們制訂了系統漏洞賞金計劃,每年會邀請黑客們去蘋果總部與高層會面,如果有黑客在蘋果自家的操作系統中發現了漏洞,最高可獲得20萬美元的獎勵。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黑客 美國 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