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千萬富翁當共享單車維運工 每天走15公里搬5000斤
“快遞小哥”的稱呼,似乎注定這是一個男人的職業,但王敏的存在打破了這個定律,她是她所在區域唯一的一線女快遞員。穿上橘黃色工作服,梳起長發,她在這個崗位上干了9年,收發了超過百萬件快遞。體重50公斤的她,平均每天走3萬多步,收發4000件快遞,搬運500公斤的貨物。
“剛開始做快遞的時候,體力肯定比不過男快遞員,手腳也沒他們那么快。”王敏說,為了不被投訴和罰款,別人早上8點已經錄完信息,她就需要比別人提前半小時來分揀快遞。現在,王敏擁有了自己的站點——已經成為湖南業績最好的站點之一,業績超過了大部分男同事。在王敏看來,“做快遞和我那些坐在辦公室的同學沒有本質的區別,我把它當成自己的一份事業,會努力地去做好它”。
這幾位被貼上標簽的勞動者因為種種機緣巧合而成名,挑戰著高溫、體力、速度、恒心、耐心等所謂“極限”。加上“極限”這個形容詞,勞動都變得炫酷,但這難道不就是勞動原本的模樣?
6秒鐘你能完成什么事情?23歲的孟飛能飛奔上CBA賽場,用一塊毛巾把球場地板擦幾個回合,江湖人稱“擦地哥”,學名“籃球館競賽部FOP區域清潔員”。球場地板上,球員比賽過程中的汗水、拉拉隊員的花球碎片,還有一些球員吐掉的口香糖,都會影響球員的安全,擦地就變得十分重要。
孟飛是一名退伍軍人,“擦地”只是一份義工。為了“養”這份義工,他要同時打四份工。家人和朋友說他“腦子進水”,當時的女朋友說他不務正業,也因此和他分手,孟飛懷疑過自己的選擇,但最終沒有放棄。
擦地這件事,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對體能的要求很高。孟飛要保持每天至少10公里的體能訓練。“我每天跑完步,回家的路上都會撿些水瓶子去賣,5毛錢一個,上周我賣了40多塊錢呢。”為了督促自己保持狀態,孟飛還每年參加馬拉松比賽。
35次馬拉松,157場球賽,1.1萬次上下場,從2013年至今,孟飛用了4年時間,從地方隊擦到了國家隊。一次比賽結束后,易建聯專門和他握了手,像兄弟一樣拍拍他的肩膀說“辛苦了”。這讓孟飛大為感動:“人家是國家隊的優秀球員,為國爭光的人,我就是一個小義工。但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其實這是一份信任。”
孟飛有個小目標:“既然我能從地方隊擦到國家隊,那么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我可以走上NBA的現場。”
孟飛的擦地視頻被傳上網,一舉成名,甚至擁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但他有些不知所措:“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擦地會出名,也不知道一些為了出名來擦地的小伙伴是怎么想的。這是個志愿活動,不存在金錢和利益問題。但是,既然來了,就努力去做好,這倒是沒錯。”
“發現極限勞動者”系列微紀錄片導演俊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拍攝王敏是在7月底,長沙的氣溫逼近40攝氏度,“拍的時候感覺自己也是極限勞動者”。拍攝的兩天里,拍攝團隊全天跟著快遞員,從早上6點到凌晨兩三點,他們只跟了兩天,可是快遞員卻每天都是這么干的。
以前大家只知道快遞在“雙十一”“雙十二”爆倉,但其實平常就很辛苦。王敏說,快遞員很怕投訴,送一個快遞才幾塊錢,但一被投訴幾百塊錢就沒了。共享單車維運工、快遞員、醫生……紀錄片把平時大家容易忽視、或者心存刻板印象的職業真實地展示給觀眾,每個行業都有你不接觸就不了解的難處,每個勞動者都值得被尊重。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共享單車維運工 15公里 搬5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