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凝聚起繼往開來的磅礴力量——黨的十九大代表誕生記
開創偉業的時代先鋒——一代人肩負著一代人的使命。十九大代表素質優良、分布廣泛、結構合理,展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
8月初,當選十九大代表的貴州省貞豐縣龍場鎮龍河村衛生室醫生鐘晶正忙著走村串巷,挨家挨戶給村民做體檢。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的她,還謀劃著與北京的醫療機構聯系,邀請專家給當地村醫進行培訓,讓村民久拖的慢性病得到更好的診療。
“我作為最基層的黨員能當選十九大代表,體現了黨中央對基層的關心和重視,也反映了廣大黨員對我的信任和期望。我要牢記黨的宗旨,為鄉親們看好病、服好務,也要把大家的心愿和意見帶到北京去。”鐘晶說。
像鐘晶這樣來自生產和工作第一線的優秀黨員,在十九大代表中還有許多。
——突出向基層傾斜,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比例明顯提高。
為確保實現十九大代表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結構比例要求,中央組織部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各選舉單位在代表產生的各個環節,明確提出各類代表人選的具體數量和比例,細化代表結構,增強操作的針對性和精準性。
中央金融系統、中央企業系統(在京)等選舉單位采取宣傳引導、嚴格把關、定向推薦、確保底數等方式,保證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數量,確保中央要求落實落地。
為防止身份失真失實和“頂帽子”現象,各選舉單位按照代表身份界定標準,進一步細化了黨員領導干部、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及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黨員的范圍,采取有效措施對人選身份進行嚴格審查。
江蘇省制定人選身份認定表,對36名具有多重身份的代表人選嚴格甄別認定,從職業類型、工作地點、戶籍性質等7個方面列出清單進行分析。天津市深入34名考察對象的工作崗位開展實地調研,近距離了解人選的工作環境、工作狀態、工作實績,確保身份認定準確。
當選代表中,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等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771名,占33.7%,比十八大增加79名、提高3.2個百分點。代表結構比例實現了“三升三降”:31個省區市、中央金融系統、在京中央企業系統代表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所占比例分別比十八大時提升了2.8、21.8、1.3個百分點,領導干部所占比例分別比十八大時降低了2.8、21.8、1.3個百分點。
女黨員代表、少數民族黨員代表數量增加。當選代表中,女黨員551名,比十八大增加30名,占代表總數的24.1%;少數民族黨員264名,比十八大增加15名,占代表總數的11.5%。
——體現時代特征,代表分布廣泛,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
各選舉單位統籌考慮代表行業、領域和地區分布,做到了經濟、科技、政法等各行各業,省、市、縣、鄉鎮村組和街道社區等各個層次,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各個方面都有代表。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中,既有來自制造、交通、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的工人,又有來自金融、互聯網、社會組織等領域的從業人員。
當選代表平均年齡為51.8歲。其中,55歲以下的1615名,占70.6%,比十八大提高5.7個百分點;45歲以下的424名,占18.5%。
當選代表中,大專以上學歷的2154名,占94.2%,其中大學學歷的727名,占31.8%,研究生學歷的1227名,占53.7%。
各個時期入黨的都有代表,改革開放以來入黨的2009名,占87.8%,成為十九大代表主體。
——彰顯黨的先進性,代表中先進模范人物大量涌現。
各選舉單位注重推優導向,普遍采取摸底匯總先進模范黨員名單、大力宣傳先進模范黨員事跡、條塊結合推薦提名代表人選等辦法,把那些在改革發展第一線、科技創新最前沿、脫貧攻堅主戰場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黨員推薦為代表人選。
十九大代表中,匯集了一大批近年來涌現出的各行各業先進模范黨員。省區市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中,獲得全國或省部級榮譽稱號的占95.7%;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當選代表中,95.1%獲得過三等功以上獎勵,超過三分之一受到過全國、全軍表彰,不少代表是享譽全國、全軍的英雄模范和知名專家。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道德模范……代表簡歷中一項項熠熠生輝的榮譽,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先進性純潔性的政治本色。
健康衛士徐根保28年守護麻風病人,跑遍全省60多個市縣,會診治療600余名重癥麻風病人;為民好書記何德興20年始終如一,舍小利取大義,全身心撲在七一村的發展上;中國小麥研究領軍人何中虎潛心研究、刻苦攻關,研究制定了表型分析與基因鑒定相結合的中國小麥品種品質評價體系……代表身上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跡,彰顯著當代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品質。
2000多名代表,2000多面旗幟。
他們在改革發展第一線苦干實干——
十九大代表、國家電網安徽宿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副班長許啟金,34年如一日發揚“釘釘子”精神,從高壓線帶電檢修的“門外漢”發展成“狀元級別”的技術工人。這位有著22年黨齡的全國勞模,還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基層電力技術人員。
“心中有一盞燈,照亮別人,也會照亮自己。共產黨員,就要做人民群眾光明、幸福的使者。”許啟金說。
他們在科技創新最前沿矢志攻關——
十九大代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工程師唐嘉陵今年6月剛剛完成了一次“蛟龍”號深海潛水科研任務,目前正帶領團隊開展潛水器拆解工作,為下一步大修和技術升級作準備。
“當選黨代表既是榮譽,也是責任。我將繼續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帶動更多人為國家的深海遠洋科考事業作出貢獻。”唐嘉陵說。
他們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建功立業——
十九大代表、山西省河津市龍門村黨委書記原貴生,帶領村黨委一班人強黨建、謀發展、惠民生,將黃河岸邊、呂梁山下的一個窮山村,一步步建成生態優美的全國十佳小康村,全村人人持股、人人分紅,人均純收入達2.5萬元。
“當干部要擔責任,敢擔當,要有自己富起來的本事,更要有帶領全村群眾共同富裕的胸懷。”原貴生說,“我將再接再厲,讓鄉親們的幸福指數再上一個新臺階。”
十九大代表的這些特點充分表明,我們黨具有堅實的階級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具有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初心未改,夢想可期。
“我1936年入黨,黨齡81年了。這么多年,黨的事業薪火相傳,靠的是廣大黨員的理想、信仰、忠誠、擔當。全黨、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齊心協力、不懈奮斗,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101歲的十九大代表、原中顧委委員、北京市原市長焦若愚說。
揚帆起航,再譜華章。
“我們正處在一個激動人心的偉大時代,‘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召喚著我們。作為年輕一代共產黨員,我們要不負年華、不負時代,勇于擔當、銳意進取,完成好我們這代人的光榮使命。”十九大代表、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輔導員陳小花說。
十九大代表選舉圓滿成功,為十九大勝利召開打下堅實基礎。代表選舉產生的過程,真正成為了全黨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的過程,成為了黨內政治生活生動實踐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的過程,成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過程。
肩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殷切期望,2287名黨的十九大代表意氣風發,豪情滿懷,將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參與采寫:烏夢達、郭敬丹、吳振東、胡錦武、齊雷杰、王靖、陳晨)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十九大代表 十九大代表誕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