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秀風采秀風采

李云昌:把喜愛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幸福

2017年11月28日 09:07 | 作者:肖亮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這么多果農需要我,我被需要著,我很幸福。”

“把自己最喜歡的事業做到極致,就是幸福。”

這都是李云昌的肺腑之言。

彩C2017-11-28zx801_P_1_539_717_1599_1313

金秋九月,一個陽光靜好的平常日子。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厚孟村,50多名村民集中在村中的荔枝林里翹首以盼,有些村民還去村口張望,74歲的賴國老人口中喃喃自語:“今天又有饅頭吃了……”

姚樹芬笑道:“‘饅頭局長’來,哪能少得了饅頭?”

下午2時30分,一輛白色面包車駛入村中,車上跳下一個皮膚被太陽曬成古銅色的中年漢子,手里果然提著兩袋饅頭。

“‘饅頭局長’來了———”

人群沸騰起來,村民們圍過去,用各自習慣的稱呼跟來者打招呼———

“李主席好!”

“李局長好!”

“大家好!”中年漢子一邊回應著村民,一邊給他們發饅頭。

這個被村民稱作“饅頭局長”的人,正是我們的采訪對象——李云昌。

“饅頭局長”的“果園課堂”

李云昌來不及喘口氣,在荔枝林里拉出“2017厚孟三月紅荔枝控梢促花技術培訓班”的橫幅,擺開桌子,折一把果樹枝葉當教材,開始講課。

村民們圍到“果園課堂”前,因為人太多,有些后來者只好爬上樹去聽。

烈日當空,酷熱難耐。李云昌講得滿頭大汗,村民們聽得聚精會神,近兩個小時,沒一個人中途退場。

在欽州市兩縣兩區的果農當中,只要提起“饅頭局長”,盡人皆知。李云昌為何被稱作“饅頭局長”?還得從他的“果園課堂”說起。

從2000年起,為了使服務果農的工作更接地氣,李云昌除了在欽州市城區開辦農業課堂給農民授課外,還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為了使培訓更直觀,他還時常爬上樹做示范,手把手教果農如何嫁接、保花保果。

李云昌心里為農民著想,不錯過每一個細節。講課常常一講就是幾小時,為了不讓果農餓肚子,每次他都提著幾袋饅頭去分給果農吃。

久而久之,李云昌便獲得了“饅頭局長”的美稱。

“他沒一點架子。農民的事就是他的事。”姚樹芬家今年光荔枝一項就收入近萬元,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這得益于李云昌去年2月以來給她家的荔枝樹降樹冠。降樹冠,通俗的說法就是砍掉荔枝樹的老枝條。

在姚樹芬看來,這不是糟蹋果樹嗎?起初姚樹芬夫妻倆堅決不同意。李云昌苦口婆心地勸說,拍著胸脯作保證,好不容易才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最后,他還自己爬上樹去降樹冠。

李云昌的真誠打動了厚孟村的果農,大家紛紛接受他的建議,全村的荔枝樹當年就豐產30萬斤!

望著滿山紅艷艷的累累碩果,李云昌心里笑了。

李云昌的思緒回到27年前的一幕———

欽州有個村的老荔枝樹連續多年不掛果,果農說是果樹分公母,不掛果的都是公樹。李云昌聞訊跑去做果農的思想工作,做低改示范,降樹冠、摘冬梢,給果樹“開天窗”。

第二年,該村荔枝大豐收,滿心歡喜的村民編了一首打油詩稱贊李云昌———

荔枝不分公和母,只是技術不到家,學好技術用科技,掛果累累富萬家。

從那時起,李云昌真正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品嘗到了為農民服務的幸福。

從那時起,李云昌家便成了進城農民的“免費旅館”。隔三岔五就有果農去他家拜訪、討教,吃住他全包,床不夠,就在家里打地鋪。常常是滿滿一桌子人吃飯,一個月幾袋米都不夠吃。這也多虧妻子支持他的工作!

“雖然我不是農村人,但我對農民有著深厚感情。從踏進廣西農學院那天起,我就發愿要終生為農民服務。”為了踐行這句諾言,李云昌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

為了學到真本領,在廣西農學院果樹專業學習的李云昌,把抄好的知識點貼在蚊帳頂上,睡醒后一睜眼就能看到,就這樣他大學四年的成績始終保持年級第一。

1984年,李云昌畢業被分配到欽州市大直鎮農業站工作,從此與水果結下不解之緣,把水果事業融入血液里,刻入生命里。光是他的“果園課堂”,每個月就至少開辦三四次,每年開辦50多次,至今已開辦17年,累計聽課農民達5萬多人,間接受益達幾十萬人。

只要不出差、不開會,李云昌幾乎每天都下鄉,整天都泡在果園里和農民們在一起。下鄉講課、調研、實驗觀測……他總有干不完的活,幾乎沒有周末,一年四季都在果園。

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李云昌除了在單位值一天班外,7天時間全都在果園。

常年下鄉,陪伴妻兒便成為奢望。女兒李冬這樣描述她心目中的父親——

“小時候,家里的電話機旁放著一個記事本。那時還沒有手機,如果爸爸不在家,我和媽媽就會把找他的電話記到記事本里。后來搬家的時候,發現這樣的記事本整整積了兩大摞。”

李云昌的“果園課堂”大受歡迎。今年3月的一天,他從中午一直培訓到晚上,最后只能打著手電筒培訓。李云昌要把自己掌握的農業知識全都掏給農民!

可時光倒流20年,他的“果園課堂”可沒現在這么受歡迎。

2000年前,由于長期缺乏技術和產業規劃,欽州水果產業持續走下坡路,果農靠天吃飯。很多果農只能忍痛砍掉果樹,轉種速生桉,其中以砍荔枝樹為甚,成百上千畝的荔枝樹毀于一旦。

李云昌看在眼里,痛在心頭。他決心要救欽州荔枝于水火之中!他進農家、下果園,苦口婆心地勸說果農別砍荔枝樹,手把手地傳授荔枝增產的技術,動員農民參加培訓。

誰知農民只撂下一句話:“教怎么種桉樹就去,教種果樹不去!”

李云昌并不氣餒,耐心地跟果農說道理,擺事實——

“桉樹只是短期買賣,果樹年年有收入。”

“你今天砍果樹不心疼,明天心疼來不及。”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李云昌的努力下,終于剎住了砍果樹的風。

欽州市浦北縣江城鎮水果種植大戶容啟智,1997年承包400畝地種荔枝,不料年年虧本。在那股“砍荔枝種桉樹”風潮中,他兩年時間就砍掉300畝荔枝樹。幸虧后來遇到李云昌,最后100畝荔枝得以扭虧為盈,年年豐收。

如今,在李云昌和同事們的指導和幫助下,欽州不少水果種植大戶年收入上百萬元,無數貧困戶靠種水果得以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這是李云昌的座右銘。

對于欽州水果產業,李云昌心里有一本明白賬:欽州全市的水果種植面積、種植種類和產量張嘴就來,精確到小數點;能準確地說出某個果園的面積、種類、存量和銷量。

為了給水果研究提供準確數據,為了更好地服務果農,李云昌堅持每天晚上12點前在微信朋友圈發送南寧、欽州、防城港三市及靈山、浦北兩縣的天氣預報,至今已堅持7年。

為了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給果農提供技術服務和科學依據,李云昌每天堅持寫“水果工作日記”,一年下來12萬字以上,年底還要把圖文并茂的工作日記編印出來。

為了防治荔枝生產的病蟲害,李云昌別出心裁,聘請“水果防蟲線人”,進行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藥物篩選研究,每年向果農發送4-5期蟲害測報信息,指導果農根據測報信息科學防蟲。

李云昌手機中存有2000多個農民的手機號碼,其中需要蟲害測報信息的就有406個人。到發送蟲害測報信息時節,他每天要發出400多條手機短信,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一個月600元手機費都不夠。這件事一做又是7年。

果農叫李云昌“果王”,也叫他“果癡”。不僅因為他熱愛水果事業,還因為他總有奇思妙想。

2013年3月,李云昌在民建廣西區委辦公樓前嫁接了7棵芒果樹,同一棵樹上嫁接12個品種的芒果,芒果的顏色、形狀、大小、味道和成熟期都各不相同。

7棵芒果樹當年就結出了果實:同一棵樹上掛滿形狀各異、五彩斑斕的芒果,成為廣西民主黨派機關大院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得各民主黨派的干部紛紛跑來看稀奇。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西區委主委錢學明把“七彩芒果”的照片發到微信上,刷爆朋友圈。

李云昌還把“七彩芒果”的成果范圍擴大。2016年,與市政局聯合開展“果樹上街”工程,在欽州市下勒路打造一條全長300多米的“七彩芒果街”。五一期間,他領著幾個嫁接工人嫁接了50株芒果樹,最多一株嫁接了20個品種。

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欽州電視臺記者看到,拍出新聞在電視上播放,“七彩芒果街”馬上成為市民關注的話題。

由于芒果不是靠蜜蜂授粉,而是靠蒼蠅,為了吸引蒼蠅來給“七彩芒果街”的芒果授粉,李云昌沒少費心思。后來他竟想出在芒果樹上掛咸魚的法子,每棵樹掛五六條咸魚。為了避免引起市民誤解,他派市水果局的干部晚上去掛咸魚。

編輯:位林惠

01 02

關鍵詞:廣西 果農 政協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 一级a做片免久久费观看 | 在线视频综合站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