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二線城市“搶人”大戰:住房政策成標配 落戶門檻降低

2017年12月19日 07:43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住房政策成標配

彭超從未考慮過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房價是比較嚇人的”。這位即將步入社會的男生有自己的計劃——畢業幾年內買套小房子,等以后有能力,再把父母接來同住。這個計劃在一線城市實現起來“有些困難”。

由于簽約單位為入職兩年內的新員工提供宿舍,彭超暫時還不用考慮武漢的租賃房政策,但他的校友,華科14級本科生耿丹則早就盤算好了。“畢業了就租(租賃房),再工作幾年有經濟實力了,肯定會先買一套(安居房),200萬的房子就能便宜40萬。”

武漢大學生“八折購房”的消息傳出來后,不少聲音質疑政府干預市場,擾亂市場價格。一提及此,石柏林有些委屈。他解釋,所謂“八折購房”并非政府要求開發商直接給大學生打折,也不是公共財政簡單的補助、補貼,“如果黨委政府直接拿錢補貼,這是不可持續的”,而是通過政策手段,降低土地等房屋成本,實現大學生租賃或者購房價格低于市場價格的八成。

石柏林介紹,武漢市大學生保障性住房的主要來源有幾部分。首先,城投公司等國有平臺建設商品房時,有一定比例的配建房。以前配建比例是3%-5%,政府用于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現在借用這種政策模式,提高商品房配建比例,用于大學生保障性住房,本質是由國有平臺讓利給大學畢業生。

其次,保障性住房還有一部分是現有房屋改建的。隨著武漢產業結構調整,一些老廠房被拆除,但廠區的一些職工住宅樓還可以用來解決大學生的住房問題,“不改建就是閑置的,甚至浪費的”。在資源比較緊張的市中心轄區,政府還會從市場上租賃部分房屋。

石柏林說,“大家都會用看似很有道理的大道理來抨擊這些政策,現在是市場機制啊,為什么要用行政手段去解決?好,都用市場機制解決,黨委政府是不是就什么都不搞了?”“那些帶有一些指責性的,都不一定站得住腳,就是大話一說,做實事是最難的。”

今年以來,多座城市均推出人才公寓計劃。重慶兩江新區推出創新創業人才公寓,成都市的首批人才公寓將于2018年1月交付。即使沒有此項計劃的城市,也多提供各種類型的住房補貼、生活補貼。西安則提供住房補貼和人才公寓兩種形式的優惠政策。

鄭州于11月23日發布的“智匯鄭州”政策中,對新引進落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和“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在鄭首次購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購房補貼。

針對在鄭州工作并擁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副高級職稱(高級技師)以上的非鄭州戶籍人才,在鄭州購買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在限購審查時只審查學歷、職稱和教育、人社部門的認定證明,以及購房人的就業狀況,不再審核社保和個稅證明的繳納期限。

屬于頂尖人才的住房優惠力度更大。鄭州對全職引進或當選兩院院士以及同等層次頂尖人才,給予不超過300平米的免租住房。對全職引進或新培養的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及同等層次的國家級領軍人才,給予不超過200平米的免租住房。上述人才在鄭州工作滿10年且貢獻突出的,可以無償獲贈免租住房。

戶口和收入

在落戶問題上,各二線城市明顯降低了門檻。

《鄭州市人才落戶政策實施辦法(暫行)》規定,擬將戶口遷入鄭州城鎮地區的中專以上畢業生、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和技能人才,僅需提供一些基礎材料,例如應屆中專以上院校畢業生(含兩年擇業期內)和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提供畢業證、戶口遷移證和居民身份證;往屆中專以上院校畢業生和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提供畢業證、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無就業、納稅等硬性要求。

這項被稱為鄭州“史上最強”人才政策,將落戶零門檻的范圍拓寬到專科生,且不與就業和納稅掛鉤。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戰局,一些城市的政策也在不斷升級加碼。10月,武漢出臺《關于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的通知》,將此前落戶要求的年齡限制、擇業期限制、勞動合同、社保證明、營業執照等條件徹底取消。

武漢市招才局協調推進部部長石柏林告訴新京報記者,10月份的零門檻落戶政策推出來后,落戶與就業創業全脫鉤,落戶人數快速增長。不到兩個月時間,落戶人數就超過去年同期4.4倍,現已達到10.9萬。從年初到11月底,留漢大學生數量已經超過了20.5萬,創歷史紀錄。

另一項輿論關注的焦點是,武漢出臺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即大學專科生4萬元、大學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

石柏林說,這個標準的制定經過大量的前期調研,招才局、人事局委托第三方,對武漢現有的大學畢業生用人單位薪資標準、一線城市畢業生的薪資標準,成都、杭州等同類城市的薪資標準都做了調研,“比較以后發現,我們在同類城市里頭是比較高的,僅僅低于杭州,但鄭州還沒有達到我們這個標準。”

石柏林強調,標準是指導性標準,不具有強制性,但也不是毫無約束力。標準推出后,武漢市工商聯、國資委都公開承諾,大學畢業生就業薪資超過這個標準。

然而,新京報記者在武漢采訪了多位專科畢業生,不止一人表示,沒聽說過這個最低薪資標準,實際年收入也未達到4萬元。田甜今年畢業于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目前在武昌一家工程咨詢公司就業。田甜表示,自己月薪只有2100元。

新京報記者還隨機探訪了幾家互聯網科技類小型企業,幾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均表示聽說了指導性最低薪資的政策。部分企業并未達到最低薪資標準,但尚未有依據政策調整工資的計劃,“我們給工資主要還是看能力,政策的影響不大”,一家企業的人力部門負責人說。

較晚加入戰局的鄭州市人才新政亮點之一是,對新引進落戶的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和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如此大規模的補貼發放同樣遭到輿論質疑,是不是濫用公共財政資金?政府收入能否負擔得起?

對此,鄭州市新聞發言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石大東說,這筆開支是為未來買單,為子孫后代買單,“這個多少錢都得花。”他打了兩個比方,“你引進了幾十萬大學畢業生,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馬云這樣的杰出人才?你引進了就有可能,你不引進就沒可能。”“就像你養孩子,你砸鍋賣鐵也要讓他讀書,你現在砸鍋賣鐵,他以后給你買汽車,你現在不砸鍋賣鐵,以后就看不到汽車。”

對于高層次人才,鄭州更是不吝重金。對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和國家“千人計劃”等國家級領軍人才,分別給予500萬元、200萬元獎勵。在11月23日的人才新政發布會現場,六位兩院院士所率的團隊分別獲得了2000萬元獎金。

編輯:周佳佳

01 02 03

關鍵詞:二線城市“搶人”大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在线免费看现频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66 |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性色福利网 |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