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振高:建立房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
監測預警
防止房價異常波動
政府要營造穩定的市場環境。堅持因城施策的治理思路,在當前調控成果的基礎上,嚴格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建立房價預警機制,對熱點城市及潛在熱點城市房價進行監測,防止房價出現異常波動。
強化土地供應管控。根據區域市場需求、庫存周期等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土地供應計劃,嚴格把控土地供應節奏,分類調控土地供應結構,確保市場供需動態平衡,著力緩解市場供求矛盾和房價上漲壓力。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借鑒部分城市發展經驗,加快推進租賃房、共有產權房試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同時,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收制度。
金融機構要嚴控信貸資金流向。金融監管部門要繼續加大對消費貸、經營貸款等資金監管力度,持續開展風險排查,嚴格規范資金使用用途和資金交易流向,防范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
完善保障性住房資金支持機制。隨著“租購并舉”政策的逐步推進,要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在貸款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給予政策性傾斜,緩解保障房建設中地方財政資金壓力,實現保障房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開展租賃住房金融創新。要積極探索租賃住房金融創新業務,不斷優化住房租賃市場各環節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租賃住宅領域多層次、多樣性的金融需求。
房地產企業要積極推動企業發展改革。房地產企業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以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為目標,開拓創新,勇于擔當,善于作為,推動房地產業務轉型升級。
加大保障性住房參與力度。緊抓政企合作新機遇,整合多方資源,積極參與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加大對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等民生工程的參與力度,為實現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貢獻力量,切實履行房地產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大力扶持長租公寓業務。要依托房地產開發業務,順應多主體供給、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大趨勢,積極開展產品創新、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拓展和培育長租公寓業務,延伸和完善房地產全產業鏈,提升運營服務能力,為布局存量市場早著先鞭,為企業持續發展激發新活力、增添新動能。
展望未來,十九大報告關于新時代背景下的房地產市場定位,將促使各參與主體認清形勢,統一認識,積極作為,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市場提供更豐富更多元化的住房產品,助力人民群眾實現“住有所居、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住房 市場 房地產 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