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花式“騙老”,誰在中招?

2018年01月19日 09:38 | 作者:林麗鸝 吳科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老人被騙原因復雜

經濟上有不安全感,情感上被家人忽略,管理上有不少漏洞

“投了3萬元,就這么打了水漂。”提起幾年前的“e租寶”理財投資,天津居民劉東氣不打一處來。

當時,70歲的劉東和朋友一起到天津市某寫字樓聽投資理財課,高額回報讓他心動。“兒子每月要還房貸,還要供孫子上學,壓力很大,我想多幫幫他。”抱著僥幸心理,劉東投了3萬元。沒想到,半年后,劉東發現這里人去樓空,“別說利息,本金也沒了著落。”劉東嘆口氣。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針對老年人的騙局越來越多。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老人,不少也難逃騙子“手掌心”。老年人為何這么容易被騙呢?

——缺少經濟安全感。

六七十歲的老年人,是改革開放后居民收入水平持續增長的受益者,有一定儲蓄,但普遍缺乏投資理財觀念和知識。特別是年輕時沒有個人養老規劃,退休后收入銳減。很多人不僅指望不上子女,還可能被“啃老”,這都讓退休后的老年人倍感經濟壓力,缺乏財富安全感,容易落入騙子的圈套。

——心理需求被家人忽視。

朱蓓薇說,一些保健品公司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長壽或者患病又不愿意去醫院的心理,通過銷售人員游說,甚至是雇托兒設局欺騙。而家人往往忽視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平常我們工作太忙,業余時間還得陪孩子上興趣班,確實和父母交流的時間不多。”王霞說。

進入晚年,人的體力和精力都在衰退,需要家人關懷。“老年人對關愛、歸屬的渴求使得騙子有機可乘。”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蔡瀏陽說,“騙子們不會一開始就向老人推銷保健品,其營銷過程會針對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循序漸進地騙取信任。”研究發現,年輕人通常根據對方的行為決定是否投資,但是老年人做決策時容易輕信看上去“靠譜”的面孔。

——正規老年服務市場發育不足。

陳英娥退休后不愛跳廣場舞,也沒什么去處。王霞說:“我偶爾陪她逛街,她總說那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適合老人的商品太少了。”目前,許多正規金融機構、營養機構、醫療機構等忽視老年群體需求,很少深入基層開展專門知識講座,反而讓不少騙子占領了這塊市場。

蔡瀏陽認為,老年人對傳統媒體普遍有較高認同度,一些出現在電視或報紙上的假“專家”“教授”雖然屢被曝光,但還有很多老年人蒙在鼓里。“應盡量多地科普相關知識,讓老人接收正確的信息。”

——相關部門監管缺位。

“錢要不回來,騙子抓起來有啥用?”劉東感慨。“相關執法部門在處理老年人騙局案件時存在監管有漏洞、執法有盲區的現象。”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劉俊海說,很多案件不能及時處理,無法給老年人一個說法,再次傷害老年人。

據了解,監管部門打擊違法推銷保健品,主要看是否存在涉嫌虛假宣傳、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但很多商家有正規的手續,銷售人員往往暗地里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很難取證。對此,法律界人士建議,保健食品常常以會議形式營銷,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禁止賓館、廳堂等場館機構出租房間用來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由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建立房屋租賃信息實時登記平臺,讓上述場所保證不為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欺詐銷售等會議營銷活動提供場所,從硬件上斬斷虛假宣傳的銷售鏈。

別讓騙局繼續害人

老年人傷財傷心又傷身,“騙老”竟成為一種新職業

“我爸總念叨錢白瞎了,有時候還自言自語,我真擔心他會抑郁。”劉東的兒子劉建民很發愁。

“我媽只吃保健品,結果沒控制住血壓,造成視線模糊,去一趟醫院,花了不少錢。”王霞說。

“老年人受騙后,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對他人信任度明顯降低,家庭成員如果處理不當,會給老人精神上造成很大壓力,嚴重時可能會伴有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陷入消極狀態。”蔡瀏陽說。

針對老年人的騙局往往給受騙老人及其家庭造成很大危害。有的老人被騙走多年積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家人關系緊張;有的因服用保健品不當而出現身體不適,甚至人財兩空。

更嚴重的是對社會的危害。由于違法成本遠遠小于違法收益,行騙老年人竟然成為一種新“職業”,一些年輕人甘愿充當陌生老年人的“孫子孫女”騙錢謀生,不尋求正當職業發展。“高收益使違法分子猖獗,污染社會風氣,助長不勞而獲、見利忘義的不良風氣,產生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劉俊海直言。

蔡瀏陽建議,如果家中老年人被騙,家人不應一味責備,而應給予足夠的關愛,多陪伴老人,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多溝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多為老人普及知識,給予適當提醒。此外,子女與其責怪老人,不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維權,或到公安機關報案。

“老年人普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迷信理財產品、保健品,其實天上哪里會掉餡餅呢?”劉俊海提醒受騙老年人及親屬,要注意保存證據,如協議書、保證書等。

“相關監管執法部門,比如工商、食藥監、公安等,應鑄造監管合力,消除監管盲區,形成監管網絡,針對老年人騙局建立無縫銜接的預防和打擊機制。”劉俊海說,消費者協會也要做好消費者教育工作,按時發布消費警示;投資者保護公司、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應加強老年人風險教育工作,實現協同共治。

此外,社區等基層組織以及老年人子女也要從多方面入手,幫助老年人了解新信息、認清騙局、提高警惕,為老年人“扎好籬笆,看緊錢袋”。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老年人 老人 保健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黄 |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一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