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聚焦海南特區三十年:民生投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新理念,新動能
讓海南更美好的秘訣:為改革開放而生,為改革開放而興
“幸好我沒走!”
1994年,俄羅斯人安德烈·伊萬諾夫初到海南。從??诘饺齺啠耙宦奉嵉靡簧茧y忘?!?/p>
那時,亞龍灣沒有一家酒店,三亞沒幾個服務員會外語。外國客人要牛奶,畫了一頭奶牛,服務員端來一盤炒牛肉。一家酒店的外方管理人員,因為“太寂寞太荒涼”,待了一年就要回國。
安德烈堅持了下來,成為海南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他翻譯校對了海南旅游的第一本俄語版宣傳冊,他所在的旅行社接待俄羅斯游客數量最多。2012年,安德烈獲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30年篳路藍縷,從“巴掌大”的漁村,到風情萬種的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三亞的變化,正是海南發展的縮影。
數字中有大乾坤:2017年,海南接待游客6745.01萬人次,是戶籍人口的近7倍;入境游客111.94萬人次,提前3年完成接待百萬人次的目標。
從“白天看海晚上睡覺,旅游圍著景點跑”,到吃喝玩游購娛一體化產業鏈愈加完善,以旅游為龍頭的服務業成為海南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2017年,服務業對海南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9.5%,占經濟總量的53.7%。
海南的蝶變,非艱辛一詞可盡。
建省之初,各路資本跑馬圈地。喧囂過后,泡沫破滅。1995年,海南經濟增長率從全國第一變為倒數第一。
不怕輸,不服輸,特區的堅強與生俱來。在中央支持下,海南立足生態資源優勢,改革再深化、開放再擴大,蹚出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
“海南作為陸域、人口小省,為改革開放而生,也為改革開放而興?!焙D鲜≌泵貢L、政研室主任朱華友說,海南的未來,在于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建活力、創新之島。
改革進入攻堅期,海南也面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壓力,面臨新舊動能轉換抉擇。與此同時,再度興起的房地產熱,散發出巨大誘惑。
“決不能成為房地產加工廠!”海南省委、省政府態度堅決,要自我革命,以壯士斷腕之果決,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
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已成為改革開放在新時代的必然選擇,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海南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培育壯大旅游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互聯網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等十二大產業,布局6類24個省級重點產業園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7年,12個重點產業實現增加值3291.56億元、完成稅收720.15億元,占GDP和全行業稅收比重分別達73.76%和70.6%。
“認識和理念提升,思路更清晰,產業更多元、素質更強。”海南省發改委主任符宣朝說,按照“三年成形、五年成勢”的目標,海南經濟的成色將更足更亮。
3月31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超級醫院開門迎客,至少有7位院士領銜的團隊入駐。在這里,無需出境,就可使用國際最新醫藥及器械。數十家現代化的醫療健康機構入駐,9條優惠政策全國獨享,博鰲樂城即將站上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前沿。
一本俄語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安德烈說要當“傳家寶”珍藏?!袄锩嬗凶尯D细篮玫拿卦E,”他說,“正在發生的變化,應該都源自‘新思想’?!?/p>
生態省,生態路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與內生動力
三角池,“闖海人”無限眷戀,卻是海口人心中的痛。
“人才墻”前,瞪大眼睛覓機遇;一頓“人才面條”“人才餃子”,果腹后高談闊論,興來引吭高歌……這里有過希冀,也有過失落。闊別多年,許多“闖海人”依然魂牽夢繞。
不見了人頭攢動,不見了青春飛揚。周圍建筑破舊不堪,東西兩湖水體黑臭。有早期“闖海人”來懷舊,老遠便捂鼻憋氣,只得飛也似的逃離。
陽春三月,夜訪三角池,已是另番景象。周邊樓宇流光溢彩,湖面波光粼粼,空氣清新怡人,蛙鳴悠揚。市民或駐足榕樹下閑談,或在廣場上翩翩起舞。
“變化太大了,太美了,我們現在天天在這里跳舞。”海口市民肖嫦娥帶領的社區舞蹈隊,把這里當成了“夢想舞臺”。
120天的綜合整治,讓三角池比30年前更令人神往。
在???,越來越美的不只是三角池。五源河從一條小水溝變身為濕地公園;昔日污臭不堪、橫貫全市的美舍河變身為市民的親水綠道……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城市發展的內在要求與內生動力。”??谑形撠熗菊f。
呵護好最大本錢,既要修復已有創傷,更要預防新的破壞,根本保障靠改革。2015年,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框住城市開發邊界。
全省一張藍圖。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硬約束,海南確定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將全省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域和脆弱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涵蓋全省陸域面積的33.5%、近岸海域面積的35.1%。
配套改革護航。
生態優先理念引領下,海南改變考核“指揮棒”,全省19個市縣被劃分為五大類,分兩個平臺實施差別化考核,全省2/3的市縣取消GDP考核,中部生態核心區的4個市縣永久禁止建設外銷商品房。
三沙市趙述島,漁民祖祖輩輩靠海吃海。這兩年,36名漁民甘愿棄漁轉產,從事海島綠化、生態巡護。七連嶼工委書記王春說,不遠處的西沙洲,“上島產卵的海龜越來越多,去年發現了170多窩。”
生態文明建設永遠在路上。2017年9月,海南省委出臺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30條”,旨在用制度性安排鞏固生態立省建設成果,促進全省上下轉變發展理念、轉換發展動力、轉型發展方式,闖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就在記者采訪期間,海南省又專題部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工作,決心用兩年時間實現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城市內河湖泊治理“三個全覆蓋”。
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對海南而言,保護生態,永遠沒有第二選項。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海南特區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