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
習主席在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國家利益至上是國家安全的準則,實現人民安居樂業、黨的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習主席關于政治安全的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維護國家安全的新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強烈的針對性、科學的指導性,是做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
國家政治安全的核心要義
政治安全是指國家主權、政權、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免受威脅、侵犯、顛覆、破壞的客觀狀態。在當代中國,維護國家政治安全集中表現為對外保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對內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社會政治秩序穩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
最基礎的是維護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特別是現代民族國家的誕生,進一步確立了國家平等、主權獨立、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等基本國際關系準則。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最基礎的就是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和領土不受侵犯、國家不被分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公民負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的義務,負有保衛祖國、抵抗侵略的神圣職責。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既是憲法賦予每位公民的神圣職責,也是國家武裝力量建立存在的基本任務。
最核心的是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政權是指掌握國家主權的政治組織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權力,以維護對社會的統治和管理。當代中國國家政權體現為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組織領導和執政地位。政治制度是國家權力的性質、組織、分配、運作等方面的規范法度。中國共產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選擇和人民的選擇,中國的歷史發展和現實國情決定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這是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核心。
最現實的是維護國家政治秩序穩定和主流意識形態鞏固。國家政治秩序是保證國家政權運行和政治活動開展的社會基礎,維護國家政治秩序就是確保國家政權正常運轉、政治制度不受干擾破壞,保持基本的安全狀態,為政權運轉和政治制度穩固提供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維護我國政治秩序穩定就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在各項工作中的領導地位,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國共產黨執政活動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依法落實創造和諧有序、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維護國家政治秩序穩定應以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為根本,如果失去了群眾基礎,國家政治秩序穩定就會受到嚴重危害,進而影響到國家政治安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安全 政治 治安 國家 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