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揭網絡傳銷迷惑大眾伎倆:消費返利、防病養老
檢察官揭網絡傳銷迷惑大眾伎倆
專家建議完善立法規范電商行為實現早打嚴打
消費返利、投資理財、防病養老……天上真的會掉餡餅嗎?
近日,隨著“云聯惠”特大網絡傳銷團伙被警方摧毀,這一近年來涉案金額最大的網絡傳銷詐騙案件就此被曝光在公眾面前。
“云聯惠”案件暴露出,在高壓打擊態勢下,傳銷手法仍然不斷翻新,不僅更具迷惑性,而且也更具隱蔽性,導致打擊難度日趨加大。
有關專家就此建議,針對傳銷活動特別是網絡傳銷的發展趨勢,亟須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實現對此類犯罪的早打嚴打。同時,還須通過立法對電商平臺進行有效規范,從根源上遏制此類犯罪發生。
“云聯惠”更具隱蔽性
5月8日,廣東省公安廳部署廣州警方開展收網行動,摧毀“云聯惠”特大網絡傳銷團伙,黃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網。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經查,以黃某為首的該團伙成立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依托該公司旗下的“云聯商城”,以“消費全返”等為幌子,采取拉人頭、交納會費、積分返利等方式引誘人員加入,騙取財物,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
“云聯惠傳銷案并非個案,我省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當前傳銷犯罪特別是網絡傳銷呈現一些新特點,其形式之隱蔽、涉案金額之多、受害者之眾令人震驚。”廣東省檢察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以東莞市為例,2016年以來,東莞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傳銷案件71件220人,涉案總金額超133億元。
這位負責人說,新型網絡傳銷比傳統傳銷的手段更加隱蔽。此類犯罪往往披著合法的外衣,有的甚至打著國家扶植項目的旗號,隱蔽性強,危害和后果也極為嚴重,不但造成人民群眾財產損失,也嚴重危害正常社會經濟秩序。
有熟知傳銷行業的法律界人士認為,相比過往的手法,“云聯惠”的手段更加具有迷惑性和誘惑力。在這場超級騙局被揭露后,甚至還有很多受害者仍然選擇“不相信”“不報案”,固執地認為“云聯惠”不屬于傳銷,而是單純的商業行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傳銷 網絡 消費 云聯惠 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