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王鳳雅爺爺:遭遇指責和網絡暴力 全家都要崩潰了
志愿者 看病 網絡暴力
王太友說,之后陸陸續續有自稱志愿者的陌生人到他家,大多數人建議他帶著孩子去北京看病。“他們跟我保證說,北京那邊醫院聯系好了,不用我們出錢,去了就可以住院。”
2017年4月5日,王太友、楊美芹和志愿者馬女士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我們去了北京兒童醫院,醫生看了孩子的情況就搖頭,說沒法手術,也住不了院,不收。”
“志愿者又說可以聯系其他醫院,但要等幾天。”王太友說,他本能地認為,所謂的幫忙看病其實是一場騙局。“這些志愿者一路上各種給我們拍照,然后還讓我哭,說我不哭,怎么讓別人捐錢。”楊美芹說,得知孩子無法住院甚至沒辦法提供連續的醫療救助后,她和志愿者撕破了臉。而這也成為了一些網文中不愿救治孩子的“鐵證”。“我當時確實說過感覺孩子不行了,因為孩子的狀況確實很差,就剩一口氣了。”
4月9日晚,風波來了。
微博認證用戶作家陳嵐發布微博,實名報警稱鳳雅疑似被父母虐待致死,同時稱其有詐捐行為(此微博后刪除),網絡質疑驟起。與此同時,騙捐15萬,拿給女兒治病的錢給弟弟治病等說法通過自媒體流傳。
“我們連陳嵐的面都沒見過,她也沒來看過孩子,我就想問問她憑什么在網絡上說這些不負責任的話。”時至今日,王太友依然憤懣異常,“我們家從那之后就遭遇各種指責和網絡暴力,連村里人都以為我們騙了15萬,公安也來調查,全家都要崩潰了。”
波折 質疑 真相
2018年5月4日,王鳳雅停止了呼吸。
20天后,一篇名為《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的網文再次引爆了對王太友一家的質疑。盡管很快,當地警方就發布調查結論,認定事件不屬于刑事案件,調查結論是,“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是,籌來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療上了”,同時,包括水滴籌和嫣然基金等事件所涉方都發出聲明,證實了籌款金額并非網傳的15萬,而且治療鳳雅弟弟兔唇確系嫣然基金出資。
5月25日,河南省太康縣警方表示,沒有了解到王鳳雅家長涉嫌“詐騙”等犯罪的證據,未予立案。
但王太友一家的生活再難平靜。不論是對媒體還是志愿者,亦或是網絡,這個家庭如今都表現出了極度的不信任和抵觸,王太友直言感到無助和絕望,在他看來,人們渴望知道事情的始末,卻不愿意相信他敘述的真相。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王鳳雅爺爺 網絡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