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多地出臺鼓勵生育政策
如何鼓勵生育?
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降低生育率比較容易做到,但要提升生育率卻要難得多。中國該出臺什么樣的政策鼓勵生育,已經成為學界和輿論討論的焦點話題。
針對目前各地已經出臺的鼓勵政策,就有輿論認為,這些福利主要集中在延長產假、生育補貼等方面,仍屬于“小恩小惠”,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影響生育意愿的難題,生育率難以得到提高。
比如說,托幼問題是廣大家庭普遍關注的問題,二孩政策實施以后,相當一部分家庭想生不敢生,就是擔心孩子生出來以后沒有人照顧。據相關研究測算,托幼問題如果得到妥善解決,二孩的出生率會提高8個百分點左右。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今年全國兩會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加緊進行調查研究,將制定國家嬰幼兒(主要指0-3歲)發展的規劃,制定行業標準,制定推動和支持嬰幼兒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預計今年年內能夠出臺。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除了興建托兒所、提供各種生育福利之外,最根本、最重要的政策,是直接的財政補貼以及減免稅收。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就提出,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如果不通過財政補貼的手段降低生育成本的話,人們是不會多生的,只有真金白銀人們才會提高他們的生育意愿。
在梁建章看來,每個國家用于補貼有孩子家庭的財政補貼占GDP的比例,和這個國家的生育率成正相關。“世界其他國家都給了GDP的1%~5%,獎勵生育真正比較成功的北歐國家,給了GDP的5%。所以中國很有可能至少要用GDP的2%~5%來獎勵生育,才能把生育率提升到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水平。”
當前中國的GDP是80萬億元,5%就是4萬億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但梁建章認為,如果分攤到中國兩億多的孩子,每個人每年也就只有一萬多元。“我們知道大城市撫養小孩的成本遠遠高于這個數字,所以這個數字說起來多,但是其實不多,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大的獎勵力度,才能提升一部分人的生育意愿。”
個稅優惠也被認為是提高生育意愿的有效政策之一。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如果把個人個稅的起征點按照家庭收入情況征收的話,就是很好的支持政策。例如,一位先生的太太不工作,兩個孩子在撫養,掙2萬的工資,4個人一平均,起征點5000元不用交稅了,但是現在要養家就要交完稅后養家。”
今年6月,全國人大公布了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稿),提到“子女教育支出”一項的扣除。不過,草案并未對“子女教育支出”做詳細說明。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曾專門向全國人大遞交過報告,建議減免個稅,鼓勵生育。
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比如每撫養一個孩子或每贍養一個老人,征稅的最低標準可以提高1000元,實際贍養老人的子女享受稅收減免;針對孩子的稅收減免,夫妻雙方共享,單親家庭享受全部額度。
此外,還有聲音呼吁實行“全面放開三孩”政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朱列玉就提交了放開三孩的議案。他認為,只有這個辦法才能使人口穩中有升。
朱列玉在議案中寫道,“中國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達二十余年,如不盡快調整人口政策,增加人口,中國將會進入低生育水平國家,故建議盡快全面放開三孩政策。”
事實上,在不少學者看來,面對新的人口發展態勢,漸進式地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直至最后全面放開生育,已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全面放開生育?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人口政策幾經變化。1982年9月,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正式寫入憲法。“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成為社會生活的常態。
2011年11月,全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單獨二孩”政策依法啟動實施;2016年1月1日,正式放開“全面二孩”。
但從實際效果看,歷次的生育政策調整并未改變人口發展的基本趨勢,出生率偏低、老齡化加劇問題日益突出。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5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2,不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5,甚至還低于高收入經濟體的1.67。2017年,中國新生嬰兒數比2016年少了63萬。與此同時,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也從2016年的65.6%下降到64.9%,人口紅利不斷減少。
近年來,隨著人口形勢的不斷變化,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要不要徹底放棄,改而實行全面放開的生育政策,一直是政府、學界與民間普遍關注和討論的一個焦點問題。
今年6月,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就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雜志《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全面放開生育刻不容緩》的文章,呼吁調整現有的人口政策。
文章說,目前中國人口呈現出生率下降、出生規模下降、 生育率下降、老齡化程度上升、經濟主力人口萎縮的“三個下降、一個上升、一個收縮”格局,前景不容樂觀。
在周天勇看來,未來5年,中國青年人口將減少3000萬左右,經濟主力人口收縮較大。中國有可能呈現出更快的老齡化速度,甚至要比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更快,比例更高。老齡化加快,將使經濟增長放緩壓力進一步加大,養老金負擔會越來越嚴重,財政和金融體系的壓力和風險也不斷加大。
面對嚴峻的形勢,周天勇認為,“對生育了二胎的家庭,應適當給予個人所得稅退稅,從而達到鼓勵生育的目的”。此外,“由國家興辦義務托兒所和幼兒園,以降低和消除生育要放棄工作的機會成本”。
近日,關于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的討論越來越多。
但與此同時,也有學者對全面放開生育后,究竟會對中國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表示擔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就認為,一方面,全面放開計劃生育能不能遏制出生率下降的趨勢很難講,因為世界各國的經驗證明,人口趨勢一旦形成,想要扭轉相當困難;另一方面,這很可能會對全國人口結構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在全面放開計劃生育政策的同時,還必須未雨綢繆,加強對人口發展趨勢的科學預測,建立和完善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沖擊的預防體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生育 政策 人口 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