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恒大集團的扶貧方法論
12月4日,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安樂鄉第七育種場,即使氣溫驟降,雙手凍得伸不出來,但人們的臉上依然洋溢著夏日暖陽照耀般的光彩。220戶貧困家庭拿到了他們人生中第一份“年終獎”——33.3萬元養牛分紅獎金。
這個育種場,只是恒大集團援建大方縣的一個點,這樣的分紅還在繼續。恒大集團幫扶畢節安格斯肉牛產業分紅,將覆蓋全部4萬養牛貧困戶。
恒大集團采用大數據等最新技術,為扶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
2015年12月,恒大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全國政協鼓勵支持下,開始結對幫扶大方縣,后來又把幫扶范圍擴大到畢節市,無償投入總計110億元,到2020年幫扶全市1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其中,計劃用3年時間幫扶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到2018年年底全部穩定脫貧。
青屋、藍領、紅少年,綠地、黃牛、幸福村……3年來,恒大集團在貴州省畢節市的扶貧實踐,書寫了一幅民營企業家投身脫貧攻堅、先富帶后富的歷史畫卷,也為這個時代留下了一個精彩的注腳。
如果把時間拉長、視角拓寬,我們會發現,支持恒大集團3年幫扶實踐的方法論,也許對于正在進行的脫貧攻堅戰、對于將來的公益事業,乃至于民營企業參與的更多類型社會事業建設,都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恒大 大方縣 扶貧 貧困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