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藥科技醫藥科技
新技術用紅外光線提升關節炎診斷效率
英國伯明翰大學9日發布一項研究說,新開發的技術可利用紅外線的特性實現對類風濕關節炎的高效診斷,從而幫助病患更好地接受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性關節病,主要累及手足小關節。當前的檢測方法需要結合血檢、X光或超聲波掃描等,診斷過程可能會消耗不少時間,且結果的準確性也比較依賴醫生經驗。
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領銜團隊開發的系統首先會掃描患者手部,形成一個三維模型,然后讓紅外光線照射每根手指,并測量有多少光穿透手指,這是因為氧充足的血液和缺氧的血液吸收光的能力有顯著差別。通過這樣的成像技術,系統能分析出是否存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癥狀,因為血液缺氧以及血液含量增加都是這類病癥的前期征兆。
在實驗中,團隊針對21名類風濕關節炎病患展開研究,系統準確辨別出了他們出現炎癥的關節,與傳統方法的檢測結果基本相符。相關成果已發表在美國《生物醫學光學雜志》上。
領銜這項研究的伯明翰大學教授哈米德·德賈尼說:“這個新開發的系統為醫護人員提供了一種低成本以及客觀的疾病診斷方式,還可能對疾病程度進行分級。我們希望未來它能幫助醫護人員實現對這類疾病的早期診斷,從而為病患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編輯:劉暢
關鍵詞:紅外光線 關節炎 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