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獨山:扶貧路上一門三將
獨山有這么一個三口之家,父母和兒子都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大家都親切地稱他們為“扶貧路上的一門三闖將”。
父親陸方元,中共黨員,今年已經53歲,是基長鎮政府的“老財政”,2017年12月受命進駐基長鎮深度貧困村江寨村,成為了一名尖刀排戰士。雖然年紀大,但他事無巨細,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最好。
2019年入春以來,村里實施了網格化管理,陸方元擔任了望力組的網格長。需要對網格里所有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的家庭人口、健康狀況、致貧原因、生活條件等各方面信息精準核查,并推動各項政策落地實施,任務重,難度大。但他從未松懈,把大量時間泡在了網格里,使望力組的寨容寨貌和村民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在和兒子陸健談起這些時,他總是說:“堅持,堅持,再堅持,工作總會做得下去的!”
記者見到陸方元時,他正在貧困戶吳昌奇家走訪。吳昌奇高興地說,在老陸的幫助下,家里晚上就再沒停過電。去年底,陸方元在走訪中,一連幾個晚上經過吳昌奇家門口,發現他家里的燈都不亮。詢問后才得知,吳昌奇家一直和堂兄家共用一個電表,因鬧了別扭,堂兄斷了他的電。在陸方元的努力下,吳昌奇家辦理了用電賬戶,裝上了新電表。
陸方元的妻子羅光萍,今年也是53歲了,曾經在鄉鎮做過25年的農村計生工作,啃過無數“硬骨頭”。羅光萍與丈夫陸方元同一天接受駐村命令。她由縣住建局下派到了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的玉水鎮合力村。面對當地生產生活條件落后,基礎服務設施薄弱的現狀,羅光萍決定從環境治理著手,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
“她經常來寨子里帶領我們一起打掃衛生,干得比哪個都賣力。”下羊角組陸榮華大媽告訴記者,羅光萍下沉到組后,逐戶做思想工作,開了很多次村民會議,并帶頭搞衛生。在她的宣傳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積極參與到環境治理中來。
如今,該村成立了組管委,制定了組規民約,設立了“紅黑榜”,定期開展格內衛生評比,整個寨子變得越來越干凈清爽、文明和諧。
2019年初,按照縣里的文件,羅光萍可以申請不再駐村。兒子陸健提及此事,她說:“脫貧攻堅是歷史偉業,能趕上是幸運哩,怎么能輕易放棄呢?”
母親的舉動讓陸健深受感染。1993年出生的陸建,是陸方元與羅光萍的獨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著他。今年2月,陸建所在單位縣人社局要選派一批干部駐村參與脫貧攻堅,他果斷報名,進駐上司村,成為一線攻堅新兵。
因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他憑著一股子韌勁,全身心撲進村里,踏遍了每家每戶的門檻,用耐心和真誠一點兒一點兒地“磨”,為村民們辦成了一樁樁實事難事,大家都稱贊陸健是個知冷知熱的90后好干部。
“工作上的很多困難我都是第一次遇到,不過我很喜歡這樣的挑戰!”談起駐村工作,陸健說,年輕時多吃點苦肯定不是壞事,總有一天,他會從“菜鳥”變成像父母一樣的攻堅老兵。
“自從孩子參加脫貧攻堅駐村工作以來,變得更成熟、有擔當了,這應該是我們一家人在脫貧攻堅中最大的收獲吧!”看著孩子在磨礪中一點一點成長,老兩口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由于各自的工作時間安排都不相同,一家三口平時都是各自吃住在村,一個月里難得回家相聚一次,平時都靠微信和電話溝通交流。偶爾相聚時,脫貧攻堅也是一家人最主要的話題,互相分享工作中的經驗與方法,共同探討工作中的難題與困惑。陸方元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娘兒倆:“工作中你們一定要細心再細心啊,不要疏忽了群眾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困難!”
寬厚沉靜的父親,樂觀堅毅的母親,銳意向上的兒子,扶貧路上的一門三闖將,就這樣在攻堅一線互相照亮,相攜前行。
【編輯點評:各自吃住在村,一個月里難得相聚;偶爾相聚時,脫貧攻堅也是一家人最主要的話題,這一家人在扶貧路上樂呵呵。】
關鍵詞:扶貧路上一門三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