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網紅書記”的產業扶貧路——記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新功
他用勤奮和毅力,堅定了鄉親們奔上全面小康路的信心;他用汗水和智慧,澆灌出鄉親們的幸福生活之花;他用真情和實干,把黨的溫暖帶到鄉親們身邊,照亮了那一方黑黝黝的厚土……他就是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新功。
2016年3月,春寒料峭,李新功告別年事已高的父親、患有哮喘病的妻子,遠離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了永生村開始駐村工作。一踏上永生村的土地,村里的現狀讓他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寒氣!
全村1077戶3578人,其中貧困人口175戶404人,村子地域偏遠,村民增收致富途徑過于單一,貧困人口多,扶貧難度大。剛駐村時,李新功看到一些臥床不起因病致貧的困難群眾,他的眼睛濕潤了,嘴也起泡了,嗓子也腫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他暗下決心,永生村百姓不脫貧,永生村不變樣,自己絕不離開這里。
駐村后,他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叩開每一個貧困戶家門,把汗水灑遍了每一個角落,慢慢地把黨的溫暖“駐”進了村民的心窩。
永生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傳統作物“大苞米”,為了扭轉現狀,50多歲的李新功變成了“小學生”,努力學習種植知識、主動“走出去”尋找致富良機,絞盡腦汁找尋增收致富新路徑。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新功認識了榆樹市環城鄉的“致富小能手”王春影。這個人對栽培“苦菇娘”有豐富的經驗,效益很可觀。李新功主動上門請教,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多方論證,“苦菇娘”成為他計劃實施的第一個產業項目。當他勸說村民種植時,卻遭到了質疑,他們不相信這小小的“苦菇娘”能帶來收益。
李新功沒有放棄,他苦口婆心地勸說村民,還自掏腰包作抵押金。在他的不懈堅持下,村民為他的執著感動了,紛紛加入進來。到了年底一算賬,一公頃“苦菇娘”僅賣果收入就比“大苞米”高出4倍。為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李新功又聯合王春影共同開發了菇娘茶、菇娘酒等一系列特色產品。他們培育的“紅菇娘”產業項目在全省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優勝獎,產品被推選入京參展,切實增強了永生村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為了讓永生村的產品走出去,整合村里的優勢資源,李新功使出渾身解數,幫助永生村注冊成立了吉林省永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永生村搭建了電商平臺。全省開展“第一書記代言”活動以來,他帶著產品參加了各類大型展會20余場,并走上舞臺進行產品推介。他還借助傳統媒體、新媒體客戶端及微信朋友圈推銷產品,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網紅書記”。
在他及全村人的努力下,永生村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不斷攀升,產品銷往全國19個省市和地區,線上線下累計銷售額突破300萬元。2018年,永生村被省商務廳評定為“電商村”。從駐村那天起,李新功就把自己當成了永生村人。80歲的老父親在養老院生活,他好幾個月都沒能去看上一次;妻子哮喘病犯了,多次住院,他都沒能陪在身邊……家里的一切牽著他的心,但村里的事更是讓他放不下。正如他在日記里寫的:“我把自己種在了永生村,就是想和鄉親們共同實現幸福永生的美好夢想。”
如今,永生村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由不足5萬元提升至25萬元,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2萬元。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網紅書記”李新功依然堅守在脫貧攻堅一線,用那份對事業的執著和堅守,帶領村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繼續闊步前行。
【編輯點評:借助傳統媒體、新媒體客戶端及微信朋友圈推銷產品,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網紅書記”,他不是為個人,他把自己“種在了永生村,想和鄉親們共同實現幸福永生的美好夢想。”】
關鍵詞:“網紅書記”的產業扶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