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圖說新聞 圖說新聞
精準扶貧下的新產業 建始農民荷包鼓起來
近年來,恩施州建始縣一種名為“蘋果桃”的水果得到了全國消費者的青睞,而這一品種也是當地政府大力推廣的一個新產業。2019年是蘋果桃進入市場的第二個年頭,相比去年,它的產量要大許多,銷售渠道也擴展了不少,結合線上線下渠道,今年共銷售了80萬斤,并幫助一百多戶貧困戶實現了增收。
在當地政府科經局的支持下,今年電商渠道在蘋果桃的銷售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其中郵政、蘇寧等電商企業紛紛由政府引入,而當地帶頭種植蘋果桃的駐村干部李華濤在蘋果桃上市前期就積極對接渠道,百步亭社區、恩施各大商超等線上線下渠道接連不斷,全力助推了蘋果桃的上行。
2015年,駐村干部李華濤到當地石梯子村走訪時,認識了這顆原先在貴州生長的“蘋果桃”,一翻了解后,他便決定發展這一產業。李華濤最初只是幫助村民對接蘋果桃的樹苗,最后自己將剩余的樹苗在自家地里開始試種,以產業帶頭人的身份帶領當地的貧困戶發展蘋果桃這一產業。
如今,建始縣蘋果桃種植面積達到近2000畝,其中李華濤種植的面積占總面積的28%,其它均為業州鎮牛角水、巖風洞及當陽壩的貧困戶種植。
其中,當陽壩種植面積800畝,蘋果桃算是當陽壩村較為重視的產業,“渠道銷售、如何種植、如何結合農+旅”是村委會經常討論的問題。當陽壩村是貧困村,村委會結合當地政府精準扶貧的政策,大力發展蘋果桃、空心李等產業代替土豆、玉米低收入的農作物,在2016年底全村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據統計,截至2018年,當陽壩已引入民營企業4家,2個園林基地。種植蘋果桃的農戶每畝地平均收入4000-10000元,成功演示了產業增收的景象。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的過程讓村民們有了信心。這也正是精準扶貧下政策帶來的改變。
建始縣地處秦巴山區和武陵山區腹地,自然資源豐富。縣內處處都是旅游“小天堂”,暑假正是旅游高峰期,恰好是蘋果桃成熟時期,縣里各個種植區都會舉辦采摘節來吸引游客,當地村民便運用這樣的機會,“不出門”就能售出大量蘋果桃。春天的時候這里處處桃花盛開,“十里桃花,春風拂面”,桃花節也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打卡,一個產業帶來的改變不僅是經濟上的收成,更是城鄉融合的進化。
建始蘋果桃產業在政府與企業及村民個人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明朗。有了今年經營蘋果桃獲得的珍貴的經驗與收益,站在藍天白云下,摸著荷包里的人民幣,種植戶也能歇下來感受當下的幸福感,憧憬更美好的未來。
【編輯點評:一顆桃子脆又甜,農民荷包鼓起來。】
關鍵詞:精準扶貧下的新產業 建始農民荷包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