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要聞 要聞
數說新中國丨五種主要糧食產量多年世界第一
央視網消息: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生產躍上新臺階,百姓餐桌更加豐富,品質更加優良。今天(18日)的《數說新中國》,一起感受農業生產走過的輝煌發展歷程。
如果把1949年的糧食產量作為基礎,在播種面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我國70年糧食年產量增長5倍。
按時間來劃分,增產一倍經歷了21年,又用12年時間完成年產量增兩倍,改革開放初期僅用9年糧食產量就達到1949年的3倍,之后糧食產量出現波動,足足用了20年才實現比1949年增4倍。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糧食增產迅速,6年時間就實現了近1倍的增長。
這個過程中,每畝糧食產量也從1949年的每畝69公斤,提高到如今的375公斤,主要作物的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1978年時,我國五種主要糧食產量就位列全球第二,1983年首次超過美國,從1986年開始就一直保持世界第一。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領先優勢明顯。這五種主糧占世界的份額,從12%,一路上漲到22%,之后保持在了20%上下波動。其中,小麥從10%以下,大幅增長到兩成左右,并保持35年世界第一;水稻則從一開始就占據第一的位置,占比更是維持在四分之一以上。
我國用全球不到十分之一的耕地,生產了四分之一的糧食,養活了五分之一的人。與傳統的口糧種植相比,經濟作物以及林、牧、漁等現代農業的增長更快,這些常用的品種產量,跟改革開放初期比,都至少上漲10倍以上。農林牧漁之間的產值比例也發生變化,傳統農業8成降到6成以下,畜牧業和漁業的占比都提升了10個百分點以上。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