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門診用藥長處方、報銷比例超50%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又有政策利好

2019年10月10日 10: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分享到: 

高血壓、糖尿病“兩病”患者用藥保障和醫保報銷又有利好!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并采取藥物治療的“兩病”患者,用藥為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內的降血壓、降血糖藥品,以二級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為依托,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要達到50%以上。完善“兩病”門診用藥的長處方制度,讓老百姓就近就醫、便捷用藥。對已經納入門診慢特病保障范圍的“兩病”患者繼續執行原有政策。原來納入“兩病”慢特病保障,報銷水平高一些、癥狀重一些、費用高的這些人群,繼續現有政策執行。原來沒享受政策的人群,通過新的政策來解決門診用藥保障問題……

在昨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有關情況。

陳金甫介紹說,我國城鄉居民醫保實現了全面覆蓋,保障范圍從住院向門診延伸,就醫范圍逐步擴大,待遇享受更加便捷,人民群眾的門診醫療費用能夠通過享受現行的普通門診統籌、特慢病報銷獲得相應的保障。

截至2019年8月底,全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超過10.2億人(不包括職工醫保),做到應保盡保。2018年人均實際籌資達到693元,是2012年的2.2倍,為提高待遇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籌資的增加,保障逐步向門診保障延伸。針對部分醫療費用較高的慢性病和特殊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腎透析等,納入了醫保基金的支付范圍。國家先后4次調整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各地通過提高統籌層次提高了居民的參保和醫療就醫平臺,原來只能在縣里看病,現在可以到市里看病。同時,推進了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確有需要并轉診的,可以到省里、到大醫院看病,包括到北京看病。

但與此同時,不需要住院的或者達不到特殊慢病診斷門檻的一些慢性病患者,因癥狀不夠重等原因,拿藥享受不到報銷待遇,負擔就相對要重一些,容易小病釀成大病。因為到醫院才能報銷,少部分患者也出現了“小病大養”“小病大治”“擠住院”的情況。

對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2019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的醫療負擔,同時明確將高血壓、糖尿病的用藥納入醫保報銷。近期,國務院第64次常務會議專門進行了部署和研究。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要求,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衛健委、藥監局聯合制定印發了《關于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針對部分“兩病”患者的門診用藥需求,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減輕老百姓的就醫用藥負擔。

引導臨床合理用藥 合理確定支付政策

為了合理指導臨床用藥,保障用藥質量和減輕用藥負擔,《意見》明確了“四個優先”,優先選用目錄內甲類藥品、國家基本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集中采購中選品種,這“四個優先”體現了臨床的必要性,保證了藥品的質量以及合理的價格。

“從用藥來說,一般是單次費用比較低,持續費用比較長,總負擔比較大,以往難以納入報銷政策,這次政策的重點就是對一些確實單次費用比較低,長期用藥的患者。”陳金甫解釋說,持續的費用、用藥負擔對困難人群、對老百姓來說確實影響到了生活,尤其是可能會產生“小病大治”或者小病拖成大病。因為高血壓、糖尿病的并發癥很多,產生的后果都很嚴重,比如腎衰竭,容易形成大病支出。如果保障措施不能前置,無論是對患者、對醫保基金,還是對社會都是很大的“后遺癥”。

因此,陳金甫認為,這項政策實際上帶有一種“預防性”,帶有一種疾病的系統管理和醫保政策的融合,同時也能促進分級診療。它不僅是一個保障政策的問題,還是一個國家綜合治理“兩病”,從“兩病”入手,從“兩病”的門診用藥入手,通過綜合治理“組合拳”實現減負、預防、健康管理、用藥及治療價格合理這樣一個良性循環。

陳金甫表示,“兩病”醫保門診用藥保障政策包括配套措施落實以后,將給老百姓帶來很多好處。首先是減輕了長期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其次促進患者的健康管理,避免小病大治。再次與分級診療、全科醫生、健康教育管理方面是一個制度性協同促進。醫保支付方式和醫療服務、衛生管理是一個良好的相互協同。所以,無論從患者的權益保障、待遇的提升,還是衛生發展、醫保政策的促進支持,都有顯著的好處。

完善長期處方制度 讓“兩病”患者少跑腿

長期處方實際上是方便慢性病患者的一項措施。“國家醫保局這次牽頭作出這樣一個制度性安排,是國家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改革方面,走出的一大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表示,如果醫保支付支持長期處方制度,符合條件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每次開具3個月的處方,患者就不需要重復進行診斷。這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改革,是方便群眾的一個措施。探索把處方周期放到三個月,同時進行連續的處方配送,這樣的話,對于基層全科醫生的長期管理、減少患者的跑腿次數,提高長期診斷治療績效,會有很大的促進和幫助作用。

“高血壓、糖尿病是需要連續的長期用藥,我們現在說的長期處方應當是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對病情相對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實施長期處方用藥管理。”張宗久解釋稱,長期處方量一般超過一周,不超過三個月,這個周期通常是一個醫保支持的結算周期。長期處方實行以后,可以減少很多患者的配藥往返、就診次數和相關費用成本。但是也要加強長期的處方安全管理,需對長期用藥患者進行連續的跟蹤管理。

完善“兩病”用藥支付標準 減輕患者用藥負擔

在“兩病”用藥支付標準上,陳金甫介紹說,首先,國家在醫保藥品目錄準入時,對通過談判準入的藥品,確定的支付標準作為這次“兩病”用藥醫保的支付標準;

然后,25個藥品通過國家組織集中招標采購所確定的中選價,作為我們確定支付標準的依據,但不是一步到位確定為支付標準。考慮到在同一通用名下,單純的按中選價格支付,可能原研藥超出部分由患者自付的負擔比較重,我們有一個三年過渡期,但原則上按照中選價為依據來確定支付標準;

除了這兩類已經有醫保支付標準確定依據的,還有一些沒有確定依據的。我們考慮以各省為單位,按照加權平均的方法,取一個使用量大、全國各地都普遍采取的規格為基本標準,這樣可以保持一個價格的合理性;

對于目錄中既沒有經過談判準入,也沒有經過招采的獨家品種,這些品種可能會再進一步研究。

“這樣一來,我們在支付標準方面就形成了一個由醫保談判準入、招采價格和醫保支付組成的價格體系上的完整鏈條。”陳金甫表示。

對于這次“兩病”用藥保障機制的完善和制度的的安排,陳金甫指出,就是按照國家醫療保障一以貫之的理念,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和各方的承受能力,按照保基本、可持續的原則來不斷地推進醫保制度的建設,解決醫療費用的負擔,維護群眾基本醫療的需求。這是一個制度不斷完善、待遇不斷提高、政策點不斷補缺的過程。


編輯:劉暢

關鍵詞:用藥 患者 醫保 政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99国产小视频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