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謹防牧民專業合作社變成“空殼社”

2019年10月14日 09:47 | 作者:通訊員 潘信利 記者 常歌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10月14日電(通訊員 潘信利 記者 常歌)“三牧”問題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三農”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我國西部草原牧區的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協調發展,關系到廣大牧民增收致富的問題,還關系到國家的生態安全、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大局。我國西部草原牧區牧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草原畜牧業產業鏈建設和運行的重要主體,牧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發展是解決“三牧”問題的一個重要抓手。

“當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牧民專業合作社在積極帶動邊疆少數民族群眾增收、促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變革、推動牧業組織化、社會化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我們在調研牧民合作社經營發展時發現,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牧區產業單一、原始積累底子薄,缺少懂經濟且能夠帶領牧民群眾致富的帶頭人,導致部分牧民專業合作社成為‘只搭臺、不唱戲’的‘空殼社’。”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政協川井蘇木聯絡辦信息員張俊仁在報送的社情民意信息中建議通過加強民主管理、加大宣傳力度、依托政策支持來防止牧民專業合作社變成“空殼社”。

建議中提出,按照清理、引導、管理、扶持并重的原則,積極推動牧民專業合作社科學化、規范化發展。依法把好牧民專業合作社的進門關,加強牧民專業合作社注冊登記的實質性審核,對市場帶動能力弱、作用不明顯的合作社取消其資格,逐步消除“空殼社”。充分調動牧民的自發性和主動性,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現有合作社負責人的專業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幫助牧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公平的分配和權益保障機制,增強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帶動力。加大合作社的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檔案建設步伐,發展牧區新型服務業,壯大嘎查集體經濟,讓牧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蓋志毅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要對牧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系統全面的治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條款中提出建立年檢制度,建立退出機制,旨在糾正“空殼”合作社。建立科學規范的合作社治理模式,不僅是解決當前我國牧民專業合作社健康良好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解決我國“三牧”問題的有效途徑。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合作社 牧民 專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v |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