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秋季海鮮肥美 貪吃當心痛風
金秋時節,菊香蟹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吳向陽提醒,海鮮美味但不可貪吃,以防引發痛風。
33歲的楊先生有痛風家族史。入秋后,海鮮大量上市,他三天兩頭海鮮配啤酒,不料近日突然感到左手腕關節疼痛不止,被確診為痛風性關節炎。
吳向陽介紹,大多數痛風患者最早出現的癥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最常見的發病關節是大腳趾,此外還有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多在晚上突然發病,發病關節紅腫、劇烈疼痛。
“引發痛風的本質原因是血液內的尿酸濃度過高,形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和腎臟部位。”吳向陽解釋,海鮮是高嘌呤、高蛋白質食物。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嘌呤分解會生成尿酸;大量攝入蛋白質,也會促進尿酸的形成。很多人在食用海鮮時,常搭配酒類,這樣會進一步提高尿酸的含量,加大痛風的風險。除了飲食,肥胖、痛風家族史也是痛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痛風容易反復發作,如果不及時治療,可累及多個關節,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腎功能損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出現痛風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接受規范治療并定期復診。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痛風患者要“管住嘴、邁開腿、多喝水”,全面加強自我健康管理。
編輯:劉暢
關鍵詞:痛風 海鮮 關節 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