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淳化:托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
本報通訊員 蒲大偉 記者 張丹 楊小玲
對于地處渭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南緣的咸陽市淳化縣來說,2019年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年景。5月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公告:淳化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6月28日,淳化縣又被咸陽市委、市政府授予了2018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2018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優秀縣稱號;淳化縣農民劉斌獲得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淳化縣扶貧開發局局長馬燕獲得陜西省脫貧攻堅貢獻獎……
近年來,淳化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質量推進“三強一名”縣建設,加快淳化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實,成績卓著。
“要致富先修路,要脫貧先通路”
淳化縣既是國家貧困縣,又是山區縣、老區縣、農業縣。全縣有95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251戶40189人。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面對淳化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的現狀,該縣按照“黨建引領、硬件先行、產業支撐、作風保障、扎實抓好‘十個全覆蓋’”的脫貧攻堅總體思路和工作舉措,堅持淳化“五個四”工作要求,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舉全縣之力、全縣之機、全縣之勢、全縣之智、全縣資源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脫貧攻堅脫貧摘帽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效。
山大溝深,坡陡彎急,崎嶇難行的道路曾把祖祖輩輩的淳化人困在了大山里,也把發展的機遇擋在了大山之外。
“要致富先修路,要脫貧先通路。路通,思想通;路寬,天地寬。”淳化縣委書記劉濤說。
2014年,在淳化縣委、縣政府爭取下,淳化縣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六盤山片區扶貧攻堅示范試點縣,隨即淳化縣委、縣政府又將2015年、2016年確定為淳化“交通建設年”和“交通建設提升年”,明確了在兩年時間內建設11條251公里重要的縣鄉公路、100公里的通村公路。特別是投資2.97億元的211國道升等改線項目,削平了5個山頭,架起了5座大橋,拉大了縣城框架,實現了淳化人民幾十年來的“國道改線夢”,干成了淳化歷屆縣委、縣政府想干又沒有干成的實事好事。
“以前的211國道穿越縣城,遇到雨雪天氣,交通肇事和擁堵現象時常發生,加之噪音超標、空氣污染,群眾吃了不少苦頭。現在國道改線通車了,老百姓再也不用受那份苦了!”退休老干部郭崇珍感慨不已。
據統計,自2014年3月淳化縣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六盤山片區扶貧攻堅示范試點縣,先后累計投資14.86億元,重點實施251公里重要縣鄉公路、100公里通村公路、3個農村公路管養站點、鄉級公路安保防護設施12條92.6公里、村級公路安保防護設施70條336公里、交通綜合信息平臺1個及100個建制村招呼站七大工程。
按照交通建設“三步走”目標,淳化縣統籌推進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建設,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堅持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節點,連接城鄉,輻射農村,方便群眾,形成農村道路客運網絡,實現了高速客運、縣際客運、通村客運“零距離換乘”。目前,淳化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7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公里,國道59公里,縣鄉公路350公里,專用公路6公里,通村公路1251公里。路網密度17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縣建制鎮、建制村通暢率和農村客運通達率均達到了100%,建成了“一干四橫九縱六出口”淳化交通路網新格局,實現了縣域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五道并進”,打通了縣內外交通“大動脈”,暢通了縣域內交通“毛細血管”的“小動脈”“網動脈”。
2018年6月,淳化縣實現了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脫貧攻堅“硬件先行”的目標,全縣村村組組道路全硬化、村村組組安全飲水全覆蓋、村村組組安全用電全達標、村村組組百兆光纖全貫通,為淳化脫貧攻堅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短中長期產業結合,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成果
“要想實現群眾的多種渠道創收增收,必須做到因戶施策、靈活多樣地實施產業全覆蓋工程。”淳化縣縣長郭立志說。
9月30日,在淳化縣胡家廟中心南袁村,趕在國慶節前將家里的紅富士蘋果賣出去的袁西平終于松了口氣。“地頭就有收購商,每公斤能賣5元多。”袁西平說,除了賣蘋果的收入外,加上光伏扶貧等,今年家里的人均純收入過萬元了。
斬斷貧窮根,磨亮產業斧。在脫貧攻堅中,淳化縣按照“因地制宜、政策扶持、金融支撐、多元推進”思路,大力發展現代果業、現代果區畜牧業、設施蔬菜、設施食用菌、電子商務、光伏農業等特色富民產業,拔掉窮根管長遠,讓不少貧困群眾的致富夢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按照“縣有主導產業、鎮有產業基地、村有合作組織、戶有脫貧項目”思路,淳化縣全面推廣“1+N”產業扶貧模式,大力發展短中長期扶貧產業,投入產業資金4.49億元,累計建成省市縣三級現代農業示范園41個,新建產業扶貧示范園區27個、聯村光伏電站21個,支持貧困群眾發展蘋果4.2萬畝、雜果2.8萬畝,栽植大棚菜2436棚,累計兌付產業補助資金6692.18萬元。
同時,淳化搶抓被列入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推進試點縣的機遇,結合“三變”改革,按照“試點先行、典型引路、梯次推進”總體思路,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注入資金5357.9萬元,爭取中央村集體經濟組織啟動資金2400萬元,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203個,頒發股權證書1萬多本,走出了資金股、土地股、勞務股、基礎設施股、集體股“五股連心”和園區承載型、社區工廠型、三產融合型、抱團取暖型“四型聯動”的“三變”改革新路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組織壯大、龍頭企業發展、貧困群眾增收“三贏”目標。按照“扶貧基地增崗、社區工廠增崗、轉移就業增崗、公益崗位增崗”模式,淳化縣還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3家、社區工廠4個,開展就業技能培訓3855人次、創業培訓592人次,完成勞動力轉移就業1929人,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1440人。
“現在不但搬進了新房,而且還能在示范園里務工、拿分紅,這種好日子以前簡直不敢相信。”正在淳化縣鐵王現代農業示范園務工的貧困群眾王軍蓮說。
王軍蓮口中的示范園是淳化縣鐵王鎮為易地移民搬遷群眾配置的就近就業創收的“五重保障”之一。示范園采取“把農業按工業化標準生產,讓一產融入三產中共贏”的生產模式,讓貧困群眾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在產業扶貧中,淳化縣還著眼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對接鄉村振興發展,立足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建成渭北風情園、泥河谷博物館等一批鄉村旅游新亮點,涌現出“恒之源”“蘭蕎花”“合山菇”“爸爸的蘋果”等特色本土電商品牌,全縣近3000名貧困群眾從電商扶貧中得到實惠。2018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1元。
“硬事要靠硬人干”
淳化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全縣頭等大事、經濟社會發展“1號工程”,舉全縣之力、全縣之機、全縣之勢、全縣之智、全縣資源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效。
在精準扶貧脫貧工作中,淳化縣構建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和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成立了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產業扶貧、就業創業扶貧等27個專項扶貧工作組的大扶貧體系,建立了督查巡查制度、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大扶貧機制,建立了脫貧攻堅整村推進、責任追溯、問題整改銷號和扶貧資金雙月檢查季度審計“四大機制”,出臺了縣級領導包抓貧困村貧困戶、駐村工作隊、村第一書記、臨時黨支部管理考核等“七個辦法”,制定了脫貧攻堅有獎舉報,督查巡查,陽光公示,“周匯報、月小結、季點評、半年考核、年度總考”,效能問責,聯席會議等“六項制度”,推動了精準扶貧脫貧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開展。
“硬事要靠硬人干。”要抓好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必須盡銳出戰,把過硬的干部選派到扶貧一線,把不勝任的干部撤換調整。淳化縣堅持在精準扶貧脫貧一線發現干部、識別干部、選拔干部、重用干部,把新提拔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派到精準扶貧脫貧一線鍛煉提高,對精準扶貧脫貧一線作風扎實、實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干部要大膽提拔重用,對不謀事不干事、不擔當不負責的,堅決撤換,堅決處理。據統計,自2015年11月以來,淳化縣先后調整縣扶貧農發辦負責人2次,在扶貧領域提拔重用干部47名,把72名扶貧一線年輕優秀干部選配進了鎮辦和“八辦三組”相關部門領導班子,把新提拔的17名優秀年輕干部選派到了精準扶貧脫貧一線,對推進扶貧工作不力的7名鎮辦黨政“一把手”和扶貧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免職處理,為抓好精準扶貧脫貧工作選優了干部,配強了班子。
時刻關注群眾的安危冷暖
淳化縣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醫院、淳化成功創建陜西省“雙高雙普”合格縣、淳化“一元錢公交”的運營開通……隨著一系列回應民生關切、解決民生難題的舉措,使淳化的“溫度”越來越暖心,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越來越有獲得感。
近年來,淳化縣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以百姓最為迫切的需求作為工作的發力點,從大處著眼,從細處著手,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謀福祉,累計發放教育資助資金1149.355萬元,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7493人次,實現了縣內就讀建檔立卡學生精準資助“全覆蓋”。淳化縣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跨入了咸陽及全省先進行列,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淳化更是成功創建陜西省“雙高雙普”合格縣,順利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走出了一條“小縣辦大教育”、貧困縣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路子。淳化縣合療報銷實現“一站式”結算,“淳化縣特困人群醫療救助”專項基金設立,建成村級標準化衛生室203個,新農合參合率達98.2%;“三重保障”、大病救治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淳化“一元錢公交”1號、2號線和西淳、咸淳高速客運班線開通,群眾出行獲得極大方便,淳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傾聽淳化的聲音,從基礎設施提升到產業全覆蓋,從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成果到民生福祉不斷增進,淳化縣隨時隨地都給人一種不斷拔節向上的成長節拍。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淳化縣生產總值完成25.8億元,增長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5億元,增長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2億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845元,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433元,增長9.9%。
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大美淳化的發展畫卷已徐徐展開。我們相信,勤勞質樸的淳化人民必將以更加務實的姿態,以時不我待、奮發趕超的決心,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譜寫淳化生態幸福美好和諧的新篇章。
關鍵詞:托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