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探訪中國目前僅存的元刊木活字印本

2019年12月16日 10:3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探訪中國目前僅存的元刊木活字印本

    西夏文《大方廣佛華嚴經》 于晶 攝

中新社銀川12月15日電 (李佩珊 于晶)“寧夏博物館藏國家一級文物——西夏文《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七十六卷(簡稱‘夏文華嚴’),是中國目前僅存的元刊木活字印本,因而倍受學術界的關注。”站在寧夏博物館元刊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廣佛華嚴經》前,該館副館長陳永耘向15日來此探訪的中新社記者說。

陳永耘說,當時在離西夏都城興慶府不遠的寧夏靈武,知縣余鼎銘正主持修城,在城墻內發掘了兩大箱佛經,其中數量最大的就是西夏文《大方廣佛華嚴經》,后來這批佛經幾經流轉,主要為北京圖書館(現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此外在寧夏、甘肅、日本的部分單位和個人也有零星收藏。現將各家收藏加起來,共有66卷,加上復本一共80冊。

1947年研究西夏文化的學者羅雪樵先生從一個靈武人手中購得二十六卷、五十七卷和七十六卷共三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并將七十六卷捐贈給寧夏博物館。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教的主要經典之一,也是較早被譯為漢文的一部佛經。最早的漢譯《華嚴》出現在東晉,從東晉至唐代主要有三種譯本,其中最主要的譯本就是唐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的80卷本(簡稱“八十華嚴”),這本佛經因為文義暢達品目完備,很受漢帝歡迎。此外還有60卷本和40卷本。“夏文華嚴”主要譯自“八十華嚴”。

20世紀30年代就有人認為“夏文華嚴”是“活字印本”,是松江府僧錄管主八奉詔在杭州大萬壽寺雕刊的“河西字(即西夏文)大藏經”的一種。這一說法被后來的學者一再證實,“夏文華嚴”對研究早期的木活字具有重要的價值,是研究西夏文字、西夏佛教、中國古代印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中國 活字 西夏 元刊 刊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